69中文网 shuyuedu.com,剑来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滚滚,闪电雷鸣,顷刻间便是大雨滂沱,千里之地,普降甘露。
小陌仰头轻声道:“公子,之前在县城,差点没忍住就递剑了,砍死它算数,就不能惯着,由着它一直故意恶心公子。”
陈平安伸手接着黄豆大小的雨滴,“跟你的那位道友其实没什么关系。”
小陌笑道:“说实话,要是搁在万年之前,小陌看到这类场景,只会心无微澜,就算让小陌瞪大眼睛,一直盯着,看个几天功夫,依旧是无动于衷。如今不一样了,兴许是跟在公子身边久了,耳濡目染的,就变得有点心肠软了。公子,这算不算修真之士与修道之人的区别?”
陈平安笑道:“从上古道士变成如今道人,其实也不全是好事,只说修行速度一事,肯定就要慢了。”
之后陈平安和小陌就来到一处崭新境地,一郡之地,岁大涝,居沉于水。
原来郡内有条江河,自古就水患不断,陈平安发现自己竟然摇身一变,成了一郡父母官的太守大人,寒族出身,还好,好像是位少年神童,年纪轻轻就进士及第了,尚未娶妻。
因为大致知道了那位“老天爷”的路数,陈平安也就没了施展术法的念头,开始与郡县有钱人化缘去了,至于具体如何治水,陈平安是有章法路数的,毕竟除了朱敛编撰的营造法式,还有南苑国工部的诸多书籍,都曾仔细看过,给朝廷当个水工绰绰有余,陈平安带着小陌和一众胥吏,勘验过城外的河床地理后,发现只需打造出一座鱼嘴分水堤即可,需要竹笼装石,累而壅水,之后开辟平水槽和溢洪道,河床底部的弧度,也有些讲究,都是那些古书上详细记载的门道学问,陈平安只是照搬拿来用而已。
之后的走门串户,与当地富人求财,也见到了些高门趣闻和市井百态,有个曾经当面拍桌子,说一句“我们念圣贤书的人,全在纲常上做功夫”的有钱人,最后却只肯拿出五十两银子,年初从自家猪圈跑出一头小猪到邻居去,觉得不吉利,就按市价卖给了邻居,等到年尾长成一百多斤的大猪,又跑到了家里,结果这位富家翁依旧只能按照年初的“市价”给钱,于是就打了一场官司,闹到了县衙那边,陈平安这位郡守大人,便找机会拿此事开刀,兴师问罪,小题大做一番,这才让那位在纲常上做功夫的茂才老爷,连夜登门,多拿了一百两银子。
郡城里的最大门户,还是位从京城礼部退下来的,膝下无子,只有个女儿,对外宣称他的这个女儿,诸多大家之文,历科程墨,各省宗师考卷,记了几千篇,若是个儿子,几十个状元、进士早早都中了。
陈平安主动登门与之切磋道学的时候,老人当过几任阅卷官,哪怕与郡守大人言语,还是以官场长辈自居,言之凿凿,说那科举制艺文章做得好,随你做甚么玩意,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可如果科举文章做得差了,缺火候欠讲究了,任你做出甚么来,都是野狐禅、邪魔外道……听得陈平安这个清流正途出身的年轻太守,只得使劲点头,连连附和,不然骗不来钱啊。老人便说到了伤心处,入赘府中的那个女婿,是门当户对的,也是有才情的,偏偏不肯举业,年轻郡守便好言安慰,只需早养出一个儿子来,教他读书,来年接了自家爷爷的进士香火,又有何难,末尾还斩钉截铁一句,说“如此一来,小姐那封诰还是极为稳当的”,说得老人心花怒放,一喜之下,便给了三千两银子。
身为郡守随从的小陌,在旁看着听着,只觉得学到了很多书本外的人情世故。
这座天地画卷里边,有三个彩色人物,除了这位很快就被京城一纸调令返回朝廷中枢的高升老人,还有一个困顿于场屋多年的穷秀才,家境贫寒,有个在县城里边摆熟食案子的老丈人,最后一个,正是那个腰缠万贯、年初跑掉一头小猪、年尾跑回一头大猪的茂才老爷。
等到那个老人举家搬迁回京城,老人就变成了黑白颜色,但是等到陈平安完成了那项水利工程,辖境之内再无水涝之忧,都得到了朝廷的嘉奖,却发现那位茂才兄,和穷秀才依旧是彩色,陈平安略作思量一番,只得微服私访,走了趟后者家中,正看到穷酸男人与妻子在门口道别,拍胸脯保证此次乡试,定然中举,耐烦月余,你端然是举人娘子了。妇人擦拭眼泪,笑言一句,但愿文福双齐,替祖宗争些光辉,替娘子出些穷气,到时候也就拜天拜地了。
结果刚好陈平安这位郡守大人,治水有功,朝廷下令破格担任一州学政,担任本次的会试主考官,从落试卷中抽调出那位穷秀才的科场文章,将其名字圈画,算是擢升为举人了。从这一刻起,摇身一变成为举人老爷的读书人,便成了黑白颜色。至于那个茂才兄,犯病了,奄奄一息之际,依旧是彩色,陈平安百思不得其解,只得潜入对方家中,发现那人手从被单里伸出,伸着两根手指头,死活不肯咽下最后一口气。陈平安哭笑不得,只得推门而入,将桌上点得是两茎灯草的油灯,挑掉一茎。众人望去,床榻上的男人,这才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小陌斜靠在门口那边,无奈摇头。
等到陈平安走出屋子,画卷一变,与小陌似乎置身于战场的边缘地界,两军对垒,只隔着一条河,车骑、人物皆古貌,一方竖立大纛,上书仁义二字,另外一方兵马强盛,那位君主正在与身边军师大笑道,敌兵甲有余,仁义不足,寡人兵甲不足,仁义有余,定然大胜。
军师之后看对方正在兵马渡河,就与那位仁义君主建议半渡而击,不许,两军交战,大溃而败。
陈平安一直笼袖旁观,两次画卷恢复原样之后,这才去往大军之中,来到那位唯一的彩色人物车旁,后者问道:“寡人错了吗?”
陈平安双手笼袖,默不作声。
“后世史书,是如何说寡人的?”
陈平安还是一言不发。
“不说史书,市井坊间呢,稗官野史呢?”
这位君主满怀凄怆,热泪盈眶,重重一拍车轼,悲愤欲绝道:“总该有一句好话吧?!”
陈平安依旧没有直接给出答案,“对的事,好的事,眼前事,身后事,一时事,千古事,混淆在一起,怎么分得清楚?”
“何况你又不是修道之人,在其位谋其政,总要照顾好一国子民的安危。身为沙场战主,总要赢下眼前这场战役。”
这位亡国-之君高呼数次“仁义”,身形竟然就此消散。
之后陈平安和小陌又见了不少光怪陆离的人与事。
两人月夜荡一叶扁舟,随水飘泊不定,至一古桥内,见小楼如画,闭立水涯畔,原来每逢清风明月,便可见女子缥缈身形,于回廊曲槛间,徘徊徙倚,缠绵悱恻,往水中丢掷金钱。
再往后,隔着千里之遥,陈平安终于又看到一位身形彩色的风雅公子,在那市井闹市中,让仆从跪地而坐其背,命书童吹笛,命胯下仆役作鸾鹤之飞,仆役起之稍慢,公子怅然,泣不成声,自言吾不得天仙矣,当作水仙去见佳人。遂起身狂奔,跃入旁边一处池塘,约莫算是投水自尽去了,只是很快就被仆人捞起一直落汤鸡。
陈平安便让小陌代劳,帮忙传递书信,这样的才子佳人,即便感情诚挚是真,陈平安却也懒得当那牵线红人。
之后来到一处半山腰,有个老和尚带着一位小沙弥下山,路遇女子,老和尚只说是山下的老虎能吃人,不可亲近,必须避让。
返回山中时,小沙弥神色赧然,摸了摸自己的那颗小光头,与师父说了一句,一切物我都不想,只想山下那吃人的老虎,心上总觉舍他不得。
陈平安忍住笑。
之后返回山中破败寺庙,天寒地冻时分,老和尚竟然劈砍木胎佛像为柴,直接开始生火取暖,转头望向借宿寺庙那位进京赶考的青衫书生。
陈平安摇头道和尚你做得,我做不得。
老和尚就问怎就做不得了,从来拜佛不是拜己吗。
陈平安只是纹丝不动。
于是这副师徒下山上山、老和尚返回寺庙劈佛像烧柴的画卷,就这么一直循环反复。
最后是小陌看不下去了,忍不住与那老和尚说了一句。
老和尚这才起身而笑,与小陌低头,双手合十。
雨后道遇一老媪,衣褴褛而跨骏马,鞍辔华美,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老媪神色和蔼,赶紧停下马,温声问道:“公子何往?”
陈平安说是往郊外探亲去,老媪说道:“路途积潦,且多虎患,不如随我去寒舍暂作休歇,翌日早行,得从容也。”
陈平安便
作揖致谢。
老妇人策马缓行,领着两人沿着一条僻静小径,行出约三四里,隐隐见林间灯光,老妇人以鞭指向灯光,笑言至矣。
屋内可谓家徒四壁,除了木板床和桌子,只有墙上挂了盏灯笼,有妇人缓缓抬头,掠鬓,面容惨淡,之后老妇人待客之物,却颇为丰盛,皆是鱼肉,只是以盆代壶,需要陈平安和小陌折树枝为筷子,只是鱼肉和米饭皆冷,寻常人难以下咽,不过对陈平安来说,不算什么。饭后陈平安坐在桌旁,泥土地面崎岖不平,方才桌子就歪歪斜斜,陈平安就去屋外林中,劈柴作木块,垫桌脚,老妪道了一声谢,妇人则就灯捉虱,陈平安也不问清苦人家,为何菜肴款待如此之盛,只是掏出旱烟杆,开始吞云吐雾。妇人数次凝眸看来,欲语还休。
陈平安问道:“敢问老嬷嬷,如今是什么时节了?”
老妪笑答道:“中元节刚过,先前饭菜,正是主人家送的。”
陈平安恍然点头,起身告辞,因为就一间屋子,借宿不便,不过嘴上只说赶路着急。老妪挽留不住,只得说道:“公子沿着先前道路行出五十余里外,有驿站,我那夫君就在那边当差,驼背跛脚,很好认的,恳请公子烦为致声,催促他急送些铜钱回来,只说家中衣食都尽矣。”
陈平安带着小陌离开林中屋舍,如果不出意外,天亮时分,再看此地,多半就是但见古冢颓然,半倾于蓬蒿荆棘中了。
两人不急不缓,徒步走到了那座驿站,半路路过一处规模颇大的坟茔,松柏森森。天微微亮,果然看到了一个驼背跛脚的老人,自称是某位官员的守墓人,在驿站这边当短工,而他的妻子生前正是那位官员的家中婢女,老人便说要借钱去那专做白事生意的香烛铺子,买些纸钱。陈平安就取出一些碎银子送给老人,提醒老伯别忘了在香烛铺子那边除了购买纸钱、屋舍车马纸衣诸物,最好再与铺子定制讨要一杆纸质旱烟杆,连同烟草,一并烧了。
小陌看着那个老人蹒跚离去的背影,以心声问道:“公子,难道这位消息灵通的梧桐道友,已经知晓我如今的化名和道号了?”
化名陌生,道号喜烛。
既然是人生之生,那也就是生灵之生了。
陈平安摇摇头,“那位道友的用心,可能还要更多些意思。”
等了片刻,老人按约在那坟前烧了纸钱等物,陈平安和小陌也就更换了一幅画卷。
竟是一座祠庙,香案之上,有一份盟约誓词,上边的两种文字,一个坚若磐石,一个飘忽不定,看内容,前者是女子誓言,呈现出彩色,但是男子那边的誓词,如流水起伏晃荡,却是枯白颜色了,如灰烬一般。
原来是当地的痴情男女,经常来这座祠庙发誓,若是任何一方违背誓约,便交由神灵追究、定罪。
小陌抬头看了眼祠庙的两尊神像,一高一低,高的那尊彩绘神像,是公子面容,至于低的那位佐官,则是小陌的容貌。
小陌笑了笑,万年不见,这位道友,就只是学会了这些花里胡哨的术法手段?
陈平安拿起那份与“自己”作证的誓词,叹了口气,举目远眺,凭借“一方神灵”的本命神通,是那痴情女和负心汉无疑了,前者已经呕血而亡,沦为孤魂野鬼,尸体停灵于一处道观内,而那个男子,倒是有点小聪明,已经搬到了京畿之地,早就成家立业,攀附高枝了,宦途顺遂,飞黄腾达,因为所娶之女,是本朝大学士嫡女……陈平安作为本地神灵,心意微动,缩地山河,一步便来到了辖境边界,只是再往前,就难了。
小陌突然说道:“祠庙金身开始出现裂缝了。”
陈平安点点头,举目巡视地界之内,找到了一位当地以任侠意气著称的豪客,然后托梦给此人,诉说前后缘由,赐以千金,作为入京盘缠。
这位豪客梦醒之后,二话不说,骑乘骏马,昼夜不停赶赴京畿之地。
不到半月光阴,那处停灵的道观外,便有一位戟髯拳发的豪士,挎剑跃马而驰,连过数门,
背负一只鲜血淋漓的包裹,立马灵柩之前,掀髯大呼,负心人已杀之。
然后豪侠解开包裹,装有一颗鲜血模糊的脑袋,使劲丢出,滚走地上,正是那负心男子的头颅。
那游荡在道观之外的女鬼,泪眼朦胧,与那策马离去的豪士,施了个万福,感激涕零,再转身与道观内的两位当地神灵,跪拜谢恩。
之后变换身份,变成了两位游历访友的文人雅士。
那个朋友家宅附近,传闻有一处荒废多年的鬼宅,每到夜间,粉壁之上,皆是累累白骨,面目狰狞。
有个商贾私底下与官府胥吏通气,捡了个空子,在房契上边动了手脚,将那宅子变为私有,结果成了一颗烫手山芋。
请道士登坛做法,高僧说法,都不成事,反而被鬼物戏弄,笑言“有道之人,技止此乎?”
后来陈平安他们的那个“朋友”不信邪,自认为是饱读圣贤书的正人君子,又是官员,何惧此物,便携带几本圣贤书籍、腰悬一枚官印,要在那边过夜,结果被吓得差点魂魄离窍,不到一炷香功夫,就狼狈逃回,以至于一病不起,修养了十数天才见好转,见到了两位挚友,只说那厉鬼作祟得厉害,真不知道天底下有谁能够降服了。
陈平安便带着小陌在夜幕中去往鬼宅,闲庭信步,墙壁之上的恐怖异象,还有那些渗人的动静声响,只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小陌手持行山杖,一手负后,突然瞪大眼睛,去与墙壁上一副满是血污的嘴脸对视,后者仿佛反而被这家伙吓了一跳,小陌这才转头,笑问道:“公子,怎么办?在这边我们的剑术神通,明摆着都用不上,还怎么降妖除魔?难不成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还是花钱从那商贾手中买下地契,咱们再往大门上边贴个封条?”
陈平安背靠廊柱,双臂环胸,看着墙壁,微笑道:“天下之道,阴阳有别,幽明殊途,庸人自扰。只要能够敬鬼神而远之,就都什么事情都没有了。”
墙壁那边传出幽幽叹息一声,一头彩衣女子,云鬟靓妆,袅袅婷婷走出墙壁,飘然落地,“先生此语,足慰人心。”
那女鬼突然笑颜如花,“那就容奴婢带公子你们去往一处百花胜地。”
墙壁上开一门,女子率先步入其中,转头招手。
小陌忍不住问道:“如此弯绕,所欲何为?”
那位道友,一直摆弄这些小伎俩,图个什么。
陈平安笑道:“船到桥头自然直,就当是一场路边看花的游历好了。”
陈平安差点误以为是到了百花福地。
一路上奇花异草,与那相伴而立的女子,种种风韵,不一而足。
最后来到一座华美大殿,殿外有少女好似唱名,报上了陈平安他们这两位“人间文士”的名字。
那少女年仅十四五,身姿纤细,弱不禁风,举步姗姗,疑骨节自鸣。
陈平安带着小陌跨过门槛后,望见殿上夫人高坐,凤仪绰约,头戴翠翘冠,如后妃状。
殿内侍女十数位,皆国色美人。
结果那位高坐主位的夫人,说你们二人都是才学之士,她便开始索求唱和诗。
陈平安只是饮酒,是一种所谓的百花膏,一听说要诗词酬唱,就让小陌代劳了。
好家伙,小陌半点不怯场,举杯起身,直接给了数十首吟唱花草的应景诗文,而且全是小陌东拼西凑而来的集句诗。
听得陈平安低头扶额,不敢见人。
那些女子倒是很捧场,一惊一乍的,似乎被小陌的才学所折服。
最后还真就算小陌帮着蒙混过关了。
两人手中都还拿着酒杯,小陌笑道:“总觉得意犹未尽。”
陈平安将手中那只脂粉气略重的酒杯丢给小陌,再拍了拍小陌的肩膀,“以后多与人问剑,少跟人斗诗。”
已经置身于一处市井闹市,有老者挑担卖花,白白红红,甚是可爱。日色暄暖时分,老人卸下肩上的担子,取出一把扇子,扇动清风,哪怕不说老人是个彩色人物,只说手中折扇,确实不像个村汉手中物,扇面之上,是一首诗。字迹娟秀,字字是美人幽思,扇面末尾有落款。
陈平安再次重重拍了拍小陌的肩膀。
小陌一脸疑惑。
陈平安笑眯眯道:“不是说意犹未尽吗?巧了,背了那么多的书籍内容,一肚子的学问,货真价实的学富万车,接下来正是用武之地。”
小陌满脸的疑惑不解,不过陈平安瞧着更多是装傻,微笑道:“别愣着啊,赶紧与老伯问那扇子的来源,我再假扮你的随从,你就说自己是进京赶考的书生,说不得就有一场洞房花烛夜等着你。”
小陌看了眼扇面,皱了皱眉头,再摇摇头,“这位小姐的诗,写得实在是……跟小陌有的一拼。”
陈平安一脸严肃道:“小陌,怎么回事!那么多才子佳人小说都白看了吗?这类诗词唱和,对彼此诗的赞扬,必须无以复加,刻画才子佳人,必定要说他们的诗词写得如何好,小说家们还要替他们写出许多好诗。”
小陌顿时头大如簸箕。
之后果然如公子所说,差点就要与一位妙龄女子洞房花烛夜了,不过最终还是以双方更换定情信物,算是交差,过了此关。
看公子脸色有些神色凝重,小陌立即以心声问道:“公子,是一连串算计?”
陈平安摇头道:“不是算计,是阳谋吧。”
之后陈平安变成了太平盛世的一国之君,行事荒诞不经,竟然刚刚将一位才情敏捷的少女御赐为女状元,车水马龙,求墨宝诗篇者络绎不绝,少女期间见到一个在楼下苦等的年轻读书人,因为瘸腿,便措辞含蓄,挖苦一番,读书人出身豪阀,但是学识半桶水,不知那少女戏谑之意,高朋满座之时,沾沾自得,结果被人点破玄机,闹出了一场天大的笑话,从此怀恨在心,摔了酒杯,大怒一句,活宰相之女欺负我这死宰相之子吗?
此人谋划不断,让那少女的门户,惹出了一连串祸事,所幸她的父亲位高权重,贵为吏部天官,又是清流领袖,依旧是好不容易才摆平了一系列风波,等到一天与女儿面议此事,尚书大人才了解其中曲折缘由,之后又为女儿榜下捉婿,家中等于多了一位乘龙快婿,之后便翁婿联手,对付那个自称是死宰相之子的阴谋诡计,照理来说,结局当然是那邪不压正,人好月圆的。
但是陈平安这位九五之尊的国君,偏偏就只是冷眼旁观那些闹剧,在关键时刻,没有为那个下狱的吏部尚书大人,说一句公道话,更没有为那个即将流徙千里的状元郎下一道救命的圣旨,只是在那已为人妇的昔年少女,即将沦为教坊乐籍之前,才下了一道密旨,然后离开皇宫,皇帝喊来那个已经人多中年的瘸腿男子,与后者一起看着远处那座绣楼,皇帝问那个男人,遥想当年,你在此地,心中在想些什么,如今过去这么多年了,还想得起来吗?
瘸腿男人点点头,说自己记得一清二楚。
之后得到那个真实答案的皇帝陛下,就去了那处所谓的诏狱,隔着铁栏,看着那个磕头不已的老尚书,“皇帝陛下”蹲下身,问这位天官大人,还记不记得当年的一句话。
满头茅草的老尚书满脸茫然,皇帝陛下就提醒他,当年第一次得知那个瘸腿年轻人被你女儿戏弄之后,你的第一句话是说什么。
老尚书哪里还记得清那些陈年旧事,只得继续磕头,求皇帝陛下法外开恩。
只听那位皇帝陛下缓缓说道:“你当时说了一句‘这也罢了’,然后就开始与你女儿转去商议如何收拾那个烂摊子。”
老尚书抬起头,愈发茫然,自己错在哪里?
陈平安站起身,看着那个历史上多半确有其人确有其实的尚书大人,问道:“这也罢了?怎么就‘这也罢了’?!”
最后陈平安以心声道:“开门。”
小陌叹息一声,那位梧桐道友,还真就开门了。
然后他们来到一处峭壁洞府之内,见一得道之士,端坐而逝状,双鼻垂玉筋尺许,袖中有一卷金光熠熠的宝书,脚边有一支古松拐杖。
在陈平安和小陌现身此地后,光阴长河便开始缓缓倒流,跛脚男子活过来,“站起身”,“拿起”拐杖,“倒退”行走。
得道人在乡野学百鸟语,于市井便敝衣蓬跣,高歌而行,腰悬一瓢,掬水化酒饮,风雨中辄醉卧道上,善画龙,口吐酒水在破败纸上,烟云吞吐,鳞甲生动。
光阴倒流“百年”之久,直到跛脚道人恢复年轻容貌,游历一处海外孤岛,岛山有遗民,民风淳朴,爱慕文字,却无师传,从无学塾,此人便写一字于掌上,传授给那些前来询问文字的稚童,一字只收一钱,“数年间”,铜钱堆积如山。陈平安也登门拜访,每隔一月,与这位无夫子之名却有夫子之实的得道之人,只请教一字,唯一的要求,是书在纸上,而非掌心,那人便让陈平安必须带酒而来。
最终陈平安用七壶酒,七颗铜钱,换来了七张纸,七个字。
春。书。瀺。山。剑。水。简。
这幅山水画卷,耗时最多,看那白驹过隙符的燃烧程度,差不多过去了三月光阴。
之后陈平安与小陌,来到了最后一幅他人之人生的画卷中。
是一场大战过后,乡野店铺有卖饼者,每天黄昏时,便有一位妇人手拿铜钱,来到铺子,刚好可以买一张饼,店铺老板询问缘由,便说夫君远游未归,生死不知,家中幼儿饥饿难当,只能来这边买饼充饥。铺子老板初不疑它,只是时日一久,便发现钱罐当中,每天都会收获一张纸钱,就有邻居说是鬼物来此买饼无疑了,第二天,店铺老板将所有买家的钱财都悄悄投入水碗中,果然是那妇人的铜钱,入水而浮,独独不沉入碗底,顿时吓得肝胆欲裂,第三天,妇人又来买饼,掌柜故作不知真相,只等妇人离去,就立即喊来街坊邻居,纷纷点燃火把,去追赶那个妇人,妇人回首望去,神色复杂,身若飞鸟,若隐若现,最后众人发现一具破败棺材内,妇人已是白骨,唯有棺中幼儿如生,与活人无异,手中还拿着一只饼,见人不惧。众人心生怜悯,抱其而归,远处鬼物妇人,遥遥而立,抬袖遮面,有呜咽声。之后每逢夜中,幼儿若魇不成寐,便似有人作咿咿呀呀声与轻拍被褥声,幼儿方才酣睡……在那之后的某天,终于不复见妇人,后幼儿长大成人,言笑起居,已经与常人无异,只是时常默然流泪,只因为记不得爹娘容貌……
陈平安就一直待在这副画卷之中,什么事都没有做,什么话都没有说。
小陌也不催促,就只是安安静静陪着自家公子,或走在黄昏余晖中,或站在店铺旁,或跟随手持火把的众人,走在夜路中,或坐在门外台阶外,听着屋内幼儿的惊醒到沉睡……
直到十个时辰已经用尽,小陌这天又陪着公子站在买饼铺子里边,两人就站在那碗水旁边,陈平安还是一次次看着那铜钱入水不沉的景象,小陌叹了口气,以心声轻轻说道:“公子,只需一语道破真相,就可以打破此地幻境,我们该走了。”
陈平安嘴唇微动,却仍是默不作声。
小陌几次欲言又止,终于还是没有开口说话。
那个真相,太过残忍,可能是妇人未死,而婴儿早夭,也可能是母子皆难产而亡。
就像那个始终没有返乡的男子,可能已经死在异乡了,可能没有死,谁知道呢。
小陌猛然间抬头望去,周遭景象都烟消云散,眼前出现了一棵通天高的梧桐树,如同生长在水中。
陈平安却是低着头,恰好是俯瞰那棵如同倒悬而生的参天大树。
一棵梧桐树,满地枯黄落叶。
小陌瞥了一眼,是那一叶一世界的流动景象,走马观花,各有人生。
刹那之间,原本明亮辉煌的天地,变得晦暗不明,又有一盏灯火悬浮在水面之上,此后瞬间如天上星辰散落山野人间,渐渐稠密,光亮熠耀,百千万亿,不可计数。
小陌突然下意识横移一步。
原来是身旁的陈平安不知不觉,已经变成了身穿一袭鲜红法袍的模样,面容模糊,整个人的身躯、魂魄,皆由纵横交错的线条交织而成。
约莫是被一座镇妖楼所大道压胜的缘故,身躯闪过一阵阵模糊残影,魂魄交错之声,颤鸣声大作,远胜世间金石声,就像同时出现了数个剑气长城的末代隐官。
滚滚,闪电雷鸣,顷刻间便是大雨滂沱,千里之地,普降甘露。
小陌仰头轻声道:“公子,之前在县城,差点没忍住就递剑了,砍死它算数,就不能惯着,由着它一直故意恶心公子。”
陈平安伸手接着黄豆大小的雨滴,“跟你的那位道友其实没什么关系。”
小陌笑道:“说实话,要是搁在万年之前,小陌看到这类场景,只会心无微澜,就算让小陌瞪大眼睛,一直盯着,看个几天功夫,依旧是无动于衷。如今不一样了,兴许是跟在公子身边久了,耳濡目染的,就变得有点心肠软了。公子,这算不算修真之士与修道之人的区别?”
陈平安笑道:“从上古道士变成如今道人,其实也不全是好事,只说修行速度一事,肯定就要慢了。”
之后陈平安和小陌就来到一处崭新境地,一郡之地,岁大涝,居沉于水。
原来郡内有条江河,自古就水患不断,陈平安发现自己竟然摇身一变,成了一郡父母官的太守大人,寒族出身,还好,好像是位少年神童,年纪轻轻就进士及第了,尚未娶妻。
因为大致知道了那位“老天爷”的路数,陈平安也就没了施展术法的念头,开始与郡县有钱人化缘去了,至于具体如何治水,陈平安是有章法路数的,毕竟除了朱敛编撰的营造法式,还有南苑国工部的诸多书籍,都曾仔细看过,给朝廷当个水工绰绰有余,陈平安带着小陌和一众胥吏,勘验过城外的河床地理后,发现只需打造出一座鱼嘴分水堤即可,需要竹笼装石,累而壅水,之后开辟平水槽和溢洪道,河床底部的弧度,也有些讲究,都是那些古书上详细记载的门道学问,陈平安只是照搬拿来用而已。
之后的走门串户,与当地富人求财,也见到了些高门趣闻和市井百态,有个曾经当面拍桌子,说一句“我们念圣贤书的人,全在纲常上做功夫”的有钱人,最后却只肯拿出五十两银子,年初从自家猪圈跑出一头小猪到邻居去,觉得不吉利,就按市价卖给了邻居,等到年尾长成一百多斤的大猪,又跑到了家里,结果这位富家翁依旧只能按照年初的“市价”给钱,于是就打了一场官司,闹到了县衙那边,陈平安这位郡守大人,便找机会拿此事开刀,兴师问罪,小题大做一番,这才让那位在纲常上做功夫的茂才老爷,连夜登门,多拿了一百两银子。
郡城里的最大门户,还是位从京城礼部退下来的,膝下无子,只有个女儿,对外宣称他的这个女儿,诸多大家之文,历科程墨,各省宗师考卷,记了几千篇,若是个儿子,几十个状元、进士早早都中了。
陈平安主动登门与之切磋道学的时候,老人当过几任阅卷官,哪怕与郡守大人言语,还是以官场长辈自居,言之凿凿,说那科举制艺文章做得好,随你做甚么玩意,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可如果科举文章做得差了,缺火候欠讲究了,任你做出甚么来,都是野狐禅、邪魔外道……听得陈平安这个清流正途出身的年轻太守,只得使劲点头,连连附和,不然骗不来钱啊。老人便说到了伤心处,入赘府中的那个女婿,是门当户对的,也是有才情的,偏偏不肯举业,年轻郡守便好言安慰,只需早养出一个儿子来,教他读书,来年接了自家爷爷的进士香火,又有何难,末尾还斩钉截铁一句,说“如此一来,小姐那封诰还是极为稳当的”,说得老人心花怒放,一喜之下,便给了三千两银子。
身为郡守随从的小陌,在旁看着听着,只觉得学到了很多书本外的人情世故。
这座天地画卷里边,有三个彩色人物,除了这位很快就被京城一纸调令返回朝廷中枢的高升老人,还有一个困顿于场屋多年的穷秀才,家境贫寒,有个在县城里边摆熟食案子的老丈人,最后一个,正是那个腰缠万贯、年初跑掉一头小猪、年尾跑回一头大猪的茂才老爷。
等到那个老人举家搬迁回京城,老人就变成了黑白颜色,但是等到陈平安完成了那项水利工程,辖境之内再无水涝之忧,都得到了朝廷的嘉奖,却发现那位茂才兄,和穷秀才依旧是彩色,陈平安略作思量一番,只得微服私访,走了趟后者家中,正看到穷酸男人与妻子在门口道别,拍胸脯保证此次乡试,定然中举,耐烦月余,你端然是举人娘子了。妇人擦拭眼泪,笑言一句,但愿文福双齐,替祖宗争些光辉,替娘子出些穷气,到时候也就拜天拜地了。
结果刚好陈平安这位郡守大人,治水有功,朝廷下令破格担任一州学政,担任本次的会试主考官,从落试卷中抽调出那位穷秀才的科场文章,将其名字圈画,算是擢升为举人了。从这一刻起,摇身一变成为举人老爷的读书人,便成了黑白颜色。至于那个茂才兄,犯病了,奄奄一息之际,依旧是彩色,陈平安百思不得其解,只得潜入对方家中,发现那人手从被单里伸出,伸着两根手指头,死活不肯咽下最后一口气。陈平安哭笑不得,只得推门而入,将桌上点得是两茎灯草的油灯,挑掉一茎。众人望去,床榻上的男人,这才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小陌斜靠在门口那边,无奈摇头。
等到陈平安走出屋子,画卷一变,与小陌似乎置身于战场的边缘地界,两军对垒,只隔着一条河,车骑、人物皆古貌,一方竖立大纛,上书仁义二字,另外一方兵马强盛,那位君主正在与身边军师大笑道,敌兵甲有余,仁义不足,寡人兵甲不足,仁义有余,定然大胜。
军师之后看对方正在兵马渡河,就与那位仁义君主建议半渡而击,不许,两军交战,大溃而败。
陈平安一直笼袖旁观,两次画卷恢复原样之后,这才去往大军之中,来到那位唯一的彩色人物车旁,后者问道:“寡人错了吗?”
陈平安双手笼袖,默不作声。
“后世史书,是如何说寡人的?”
陈平安还是一言不发。
“不说史书,市井坊间呢,稗官野史呢?”
这位君主满怀凄怆,热泪盈眶,重重一拍车轼,悲愤欲绝道:“总该有一句好话吧?!”
陈平安依旧没有直接给出答案,“对的事,好的事,眼前事,身后事,一时事,千古事,混淆在一起,怎么分得清楚?”
“何况你又不是修道之人,在其位谋其政,总要照顾好一国子民的安危。身为沙场战主,总要赢下眼前这场战役。”
这位亡国-之君高呼数次“仁义”,身形竟然就此消散。
之后陈平安和小陌又见了不少光怪陆离的人与事。
两人月夜荡一叶扁舟,随水飘泊不定,至一古桥内,见小楼如画,闭立水涯畔,原来每逢清风明月,便可见女子缥缈身形,于回廊曲槛间,徘徊徙倚,缠绵悱恻,往水中丢掷金钱。
再往后,隔着千里之遥,陈平安终于又看到一位身形彩色的风雅公子,在那市井闹市中,让仆从跪地而坐其背,命书童吹笛,命胯下仆役作鸾鹤之飞,仆役起之稍慢,公子怅然,泣不成声,自言吾不得天仙矣,当作水仙去见佳人。遂起身狂奔,跃入旁边一处池塘,约莫算是投水自尽去了,只是很快就被仆人捞起一直落汤鸡。
陈平安便让小陌代劳,帮忙传递书信,这样的才子佳人,即便感情诚挚是真,陈平安却也懒得当那牵线红人。
之后来到一处半山腰,有个老和尚带着一位小沙弥下山,路遇女子,老和尚只说是山下的老虎能吃人,不可亲近,必须避让。
返回山中时,小沙弥神色赧然,摸了摸自己的那颗小光头,与师父说了一句,一切物我都不想,只想山下那吃人的老虎,心上总觉舍他不得。
陈平安忍住笑。
之后返回山中破败寺庙,天寒地冻时分,老和尚竟然劈砍木胎佛像为柴,直接开始生火取暖,转头望向借宿寺庙那位进京赶考的青衫书生。
陈平安摇头道和尚你做得,我做不得。
老和尚就问怎就做不得了,从来拜佛不是拜己吗。
陈平安只是纹丝不动。
于是这副师徒下山上山、老和尚返回寺庙劈佛像烧柴的画卷,就这么一直循环反复。
最后是小陌看不下去了,忍不住与那老和尚说了一句。
老和尚这才起身而笑,与小陌低头,双手合十。
雨后道遇一老媪,衣褴褛而跨骏马,鞍辔华美,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老媪神色和蔼,赶紧停下马,温声问道:“公子何往?”
陈平安说是往郊外探亲去,老媪说道:“路途积潦,且多虎患,不如随我去寒舍暂作休歇,翌日早行,得从容也。”
陈平安便
作揖致谢。
老妇人策马缓行,领着两人沿着一条僻静小径,行出约三四里,隐隐见林间灯光,老妇人以鞭指向灯光,笑言至矣。
屋内可谓家徒四壁,除了木板床和桌子,只有墙上挂了盏灯笼,有妇人缓缓抬头,掠鬓,面容惨淡,之后老妇人待客之物,却颇为丰盛,皆是鱼肉,只是以盆代壶,需要陈平安和小陌折树枝为筷子,只是鱼肉和米饭皆冷,寻常人难以下咽,不过对陈平安来说,不算什么。饭后陈平安坐在桌旁,泥土地面崎岖不平,方才桌子就歪歪斜斜,陈平安就去屋外林中,劈柴作木块,垫桌脚,老妪道了一声谢,妇人则就灯捉虱,陈平安也不问清苦人家,为何菜肴款待如此之盛,只是掏出旱烟杆,开始吞云吐雾。妇人数次凝眸看来,欲语还休。
陈平安问道:“敢问老嬷嬷,如今是什么时节了?”
老妪笑答道:“中元节刚过,先前饭菜,正是主人家送的。”
陈平安恍然点头,起身告辞,因为就一间屋子,借宿不便,不过嘴上只说赶路着急。老妪挽留不住,只得说道:“公子沿着先前道路行出五十余里外,有驿站,我那夫君就在那边当差,驼背跛脚,很好认的,恳请公子烦为致声,催促他急送些铜钱回来,只说家中衣食都尽矣。”
陈平安带着小陌离开林中屋舍,如果不出意外,天亮时分,再看此地,多半就是但见古冢颓然,半倾于蓬蒿荆棘中了。
两人不急不缓,徒步走到了那座驿站,半路路过一处规模颇大的坟茔,松柏森森。天微微亮,果然看到了一个驼背跛脚的老人,自称是某位官员的守墓人,在驿站这边当短工,而他的妻子生前正是那位官员的家中婢女,老人便说要借钱去那专做白事生意的香烛铺子,买些纸钱。陈平安就取出一些碎银子送给老人,提醒老伯别忘了在香烛铺子那边除了购买纸钱、屋舍车马纸衣诸物,最好再与铺子定制讨要一杆纸质旱烟杆,连同烟草,一并烧了。
小陌看着那个老人蹒跚离去的背影,以心声问道:“公子,难道这位消息灵通的梧桐道友,已经知晓我如今的化名和道号了?”
化名陌生,道号喜烛。
既然是人生之生,那也就是生灵之生了。
陈平安摇摇头,“那位道友的用心,可能还要更多些意思。”
等了片刻,老人按约在那坟前烧了纸钱等物,陈平安和小陌也就更换了一幅画卷。
竟是一座祠庙,香案之上,有一份盟约誓词,上边的两种文字,一个坚若磐石,一个飘忽不定,看内容,前者是女子誓言,呈现出彩色,但是男子那边的誓词,如流水起伏晃荡,却是枯白颜色了,如灰烬一般。
原来是当地的痴情男女,经常来这座祠庙发誓,若是任何一方违背誓约,便交由神灵追究、定罪。
小陌抬头看了眼祠庙的两尊神像,一高一低,高的那尊彩绘神像,是公子面容,至于低的那位佐官,则是小陌的容貌。
小陌笑了笑,万年不见,这位道友,就只是学会了这些花里胡哨的术法手段?
陈平安拿起那份与“自己”作证的誓词,叹了口气,举目远眺,凭借“一方神灵”的本命神通,是那痴情女和负心汉无疑了,前者已经呕血而亡,沦为孤魂野鬼,尸体停灵于一处道观内,而那个男子,倒是有点小聪明,已经搬到了京畿之地,早就成家立业,攀附高枝了,宦途顺遂,飞黄腾达,因为所娶之女,是本朝大学士嫡女……陈平安作为本地神灵,心意微动,缩地山河,一步便来到了辖境边界,只是再往前,就难了。
小陌突然说道:“祠庙金身开始出现裂缝了。”
陈平安点点头,举目巡视地界之内,找到了一位当地以任侠意气著称的豪客,然后托梦给此人,诉说前后缘由,赐以千金,作为入京盘缠。
这位豪客梦醒之后,二话不说,骑乘骏马,昼夜不停赶赴京畿之地。
不到半月光阴,那处停灵的道观外,便有一位戟髯拳发的豪士,挎剑跃马而驰,连过数门,
背负一只鲜血淋漓的包裹,立马灵柩之前,掀髯大呼,负心人已杀之。
然后豪侠解开包裹,装有一颗鲜血模糊的脑袋,使劲丢出,滚走地上,正是那负心男子的头颅。
那游荡在道观之外的女鬼,泪眼朦胧,与那策马离去的豪士,施了个万福,感激涕零,再转身与道观内的两位当地神灵,跪拜谢恩。
之后变换身份,变成了两位游历访友的文人雅士。
那个朋友家宅附近,传闻有一处荒废多年的鬼宅,每到夜间,粉壁之上,皆是累累白骨,面目狰狞。
有个商贾私底下与官府胥吏通气,捡了个空子,在房契上边动了手脚,将那宅子变为私有,结果成了一颗烫手山芋。
请道士登坛做法,高僧说法,都不成事,反而被鬼物戏弄,笑言“有道之人,技止此乎?”
后来陈平安他们的那个“朋友”不信邪,自认为是饱读圣贤书的正人君子,又是官员,何惧此物,便携带几本圣贤书籍、腰悬一枚官印,要在那边过夜,结果被吓得差点魂魄离窍,不到一炷香功夫,就狼狈逃回,以至于一病不起,修养了十数天才见好转,见到了两位挚友,只说那厉鬼作祟得厉害,真不知道天底下有谁能够降服了。
陈平安便带着小陌在夜幕中去往鬼宅,闲庭信步,墙壁之上的恐怖异象,还有那些渗人的动静声响,只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小陌手持行山杖,一手负后,突然瞪大眼睛,去与墙壁上一副满是血污的嘴脸对视,后者仿佛反而被这家伙吓了一跳,小陌这才转头,笑问道:“公子,怎么办?在这边我们的剑术神通,明摆着都用不上,还怎么降妖除魔?难不成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还是花钱从那商贾手中买下地契,咱们再往大门上边贴个封条?”
陈平安背靠廊柱,双臂环胸,看着墙壁,微笑道:“天下之道,阴阳有别,幽明殊途,庸人自扰。只要能够敬鬼神而远之,就都什么事情都没有了。”
墙壁那边传出幽幽叹息一声,一头彩衣女子,云鬟靓妆,袅袅婷婷走出墙壁,飘然落地,“先生此语,足慰人心。”
那女鬼突然笑颜如花,“那就容奴婢带公子你们去往一处百花胜地。”
墙壁上开一门,女子率先步入其中,转头招手。
小陌忍不住问道:“如此弯绕,所欲何为?”
那位道友,一直摆弄这些小伎俩,图个什么。
陈平安笑道:“船到桥头自然直,就当是一场路边看花的游历好了。”
陈平安差点误以为是到了百花福地。
一路上奇花异草,与那相伴而立的女子,种种风韵,不一而足。
最后来到一座华美大殿,殿外有少女好似唱名,报上了陈平安他们这两位“人间文士”的名字。
那少女年仅十四五,身姿纤细,弱不禁风,举步姗姗,疑骨节自鸣。
陈平安带着小陌跨过门槛后,望见殿上夫人高坐,凤仪绰约,头戴翠翘冠,如后妃状。
殿内侍女十数位,皆国色美人。
结果那位高坐主位的夫人,说你们二人都是才学之士,她便开始索求唱和诗。
陈平安只是饮酒,是一种所谓的百花膏,一听说要诗词酬唱,就让小陌代劳了。
好家伙,小陌半点不怯场,举杯起身,直接给了数十首吟唱花草的应景诗文,而且全是小陌东拼西凑而来的集句诗。
听得陈平安低头扶额,不敢见人。
那些女子倒是很捧场,一惊一乍的,似乎被小陌的才学所折服。
最后还真就算小陌帮着蒙混过关了。
两人手中都还拿着酒杯,小陌笑道:“总觉得意犹未尽。”
陈平安将手中那只脂粉气略重的酒杯丢给小陌,再拍了拍小陌的肩膀,“以后多与人问剑,少跟人斗诗。”
已经置身于一处市井闹市,有老者挑担卖花,白白红红,甚是可爱。日色暄暖时分,老人卸下肩上的担子,取出一把扇子,扇动清风,哪怕不说老人是个彩色人物,只说手中折扇,确实不像个村汉手中物,扇面之上,是一首诗。字迹娟秀,字字是美人幽思,扇面末尾有落款。
陈平安再次重重拍了拍小陌的肩膀。
小陌一脸疑惑。
陈平安笑眯眯道:“不是说意犹未尽吗?巧了,背了那么多的书籍内容,一肚子的学问,货真价实的学富万车,接下来正是用武之地。”
小陌满脸的疑惑不解,不过陈平安瞧着更多是装傻,微笑道:“别愣着啊,赶紧与老伯问那扇子的来源,我再假扮你的随从,你就说自己是进京赶考的书生,说不得就有一场洞房花烛夜等着你。”
小陌看了眼扇面,皱了皱眉头,再摇摇头,“这位小姐的诗,写得实在是……跟小陌有的一拼。”
陈平安一脸严肃道:“小陌,怎么回事!那么多才子佳人小说都白看了吗?这类诗词唱和,对彼此诗的赞扬,必须无以复加,刻画才子佳人,必定要说他们的诗词写得如何好,小说家们还要替他们写出许多好诗。”
小陌顿时头大如簸箕。
之后果然如公子所说,差点就要与一位妙龄女子洞房花烛夜了,不过最终还是以双方更换定情信物,算是交差,过了此关。
看公子脸色有些神色凝重,小陌立即以心声问道:“公子,是一连串算计?”
陈平安摇头道:“不是算计,是阳谋吧。”
之后陈平安变成了太平盛世的一国之君,行事荒诞不经,竟然刚刚将一位才情敏捷的少女御赐为女状元,车水马龙,求墨宝诗篇者络绎不绝,少女期间见到一个在楼下苦等的年轻读书人,因为瘸腿,便措辞含蓄,挖苦一番,读书人出身豪阀,但是学识半桶水,不知那少女戏谑之意,高朋满座之时,沾沾自得,结果被人点破玄机,闹出了一场天大的笑话,从此怀恨在心,摔了酒杯,大怒一句,活宰相之女欺负我这死宰相之子吗?
此人谋划不断,让那少女的门户,惹出了一连串祸事,所幸她的父亲位高权重,贵为吏部天官,又是清流领袖,依旧是好不容易才摆平了一系列风波,等到一天与女儿面议此事,尚书大人才了解其中曲折缘由,之后又为女儿榜下捉婿,家中等于多了一位乘龙快婿,之后便翁婿联手,对付那个自称是死宰相之子的阴谋诡计,照理来说,结局当然是那邪不压正,人好月圆的。
但是陈平安这位九五之尊的国君,偏偏就只是冷眼旁观那些闹剧,在关键时刻,没有为那个下狱的吏部尚书大人,说一句公道话,更没有为那个即将流徙千里的状元郎下一道救命的圣旨,只是在那已为人妇的昔年少女,即将沦为教坊乐籍之前,才下了一道密旨,然后离开皇宫,皇帝喊来那个已经人多中年的瘸腿男子,与后者一起看着远处那座绣楼,皇帝问那个男人,遥想当年,你在此地,心中在想些什么,如今过去这么多年了,还想得起来吗?
瘸腿男人点点头,说自己记得一清二楚。
之后得到那个真实答案的皇帝陛下,就去了那处所谓的诏狱,隔着铁栏,看着那个磕头不已的老尚书,“皇帝陛下”蹲下身,问这位天官大人,还记不记得当年的一句话。
满头茅草的老尚书满脸茫然,皇帝陛下就提醒他,当年第一次得知那个瘸腿年轻人被你女儿戏弄之后,你的第一句话是说什么。
老尚书哪里还记得清那些陈年旧事,只得继续磕头,求皇帝陛下法外开恩。
只听那位皇帝陛下缓缓说道:“你当时说了一句‘这也罢了’,然后就开始与你女儿转去商议如何收拾那个烂摊子。”
老尚书抬起头,愈发茫然,自己错在哪里?
陈平安站起身,看着那个历史上多半确有其人确有其实的尚书大人,问道:“这也罢了?怎么就‘这也罢了’?!”
最后陈平安以心声道:“开门。”
小陌叹息一声,那位梧桐道友,还真就开门了。
然后他们来到一处峭壁洞府之内,见一得道之士,端坐而逝状,双鼻垂玉筋尺许,袖中有一卷金光熠熠的宝书,脚边有一支古松拐杖。
在陈平安和小陌现身此地后,光阴长河便开始缓缓倒流,跛脚男子活过来,“站起身”,“拿起”拐杖,“倒退”行走。
得道人在乡野学百鸟语,于市井便敝衣蓬跣,高歌而行,腰悬一瓢,掬水化酒饮,风雨中辄醉卧道上,善画龙,口吐酒水在破败纸上,烟云吞吐,鳞甲生动。
光阴倒流“百年”之久,直到跛脚道人恢复年轻容貌,游历一处海外孤岛,岛山有遗民,民风淳朴,爱慕文字,却无师传,从无学塾,此人便写一字于掌上,传授给那些前来询问文字的稚童,一字只收一钱,“数年间”,铜钱堆积如山。陈平安也登门拜访,每隔一月,与这位无夫子之名却有夫子之实的得道之人,只请教一字,唯一的要求,是书在纸上,而非掌心,那人便让陈平安必须带酒而来。
最终陈平安用七壶酒,七颗铜钱,换来了七张纸,七个字。
春。书。瀺。山。剑。水。简。
这幅山水画卷,耗时最多,看那白驹过隙符的燃烧程度,差不多过去了三月光阴。
之后陈平安与小陌,来到了最后一幅他人之人生的画卷中。
是一场大战过后,乡野店铺有卖饼者,每天黄昏时,便有一位妇人手拿铜钱,来到铺子,刚好可以买一张饼,店铺老板询问缘由,便说夫君远游未归,生死不知,家中幼儿饥饿难当,只能来这边买饼充饥。铺子老板初不疑它,只是时日一久,便发现钱罐当中,每天都会收获一张纸钱,就有邻居说是鬼物来此买饼无疑了,第二天,店铺老板将所有买家的钱财都悄悄投入水碗中,果然是那妇人的铜钱,入水而浮,独独不沉入碗底,顿时吓得肝胆欲裂,第三天,妇人又来买饼,掌柜故作不知真相,只等妇人离去,就立即喊来街坊邻居,纷纷点燃火把,去追赶那个妇人,妇人回首望去,神色复杂,身若飞鸟,若隐若现,最后众人发现一具破败棺材内,妇人已是白骨,唯有棺中幼儿如生,与活人无异,手中还拿着一只饼,见人不惧。众人心生怜悯,抱其而归,远处鬼物妇人,遥遥而立,抬袖遮面,有呜咽声。之后每逢夜中,幼儿若魇不成寐,便似有人作咿咿呀呀声与轻拍被褥声,幼儿方才酣睡……在那之后的某天,终于不复见妇人,后幼儿长大成人,言笑起居,已经与常人无异,只是时常默然流泪,只因为记不得爹娘容貌……
陈平安就一直待在这副画卷之中,什么事都没有做,什么话都没有说。
小陌也不催促,就只是安安静静陪着自家公子,或走在黄昏余晖中,或站在店铺旁,或跟随手持火把的众人,走在夜路中,或坐在门外台阶外,听着屋内幼儿的惊醒到沉睡……
直到十个时辰已经用尽,小陌这天又陪着公子站在买饼铺子里边,两人就站在那碗水旁边,陈平安还是一次次看着那铜钱入水不沉的景象,小陌叹了口气,以心声轻轻说道:“公子,只需一语道破真相,就可以打破此地幻境,我们该走了。”
陈平安嘴唇微动,却仍是默不作声。
小陌几次欲言又止,终于还是没有开口说话。
那个真相,太过残忍,可能是妇人未死,而婴儿早夭,也可能是母子皆难产而亡。
就像那个始终没有返乡的男子,可能已经死在异乡了,可能没有死,谁知道呢。
小陌猛然间抬头望去,周遭景象都烟消云散,眼前出现了一棵通天高的梧桐树,如同生长在水中。
陈平安却是低着头,恰好是俯瞰那棵如同倒悬而生的参天大树。
一棵梧桐树,满地枯黄落叶。
小陌瞥了一眼,是那一叶一世界的流动景象,走马观花,各有人生。
刹那之间,原本明亮辉煌的天地,变得晦暗不明,又有一盏灯火悬浮在水面之上,此后瞬间如天上星辰散落山野人间,渐渐稠密,光亮熠耀,百千万亿,不可计数。
小陌突然下意识横移一步。
原来是身旁的陈平安不知不觉,已经变成了身穿一袭鲜红法袍的模样,面容模糊,整个人的身躯、魂魄,皆由纵横交错的线条交织而成。
约莫是被一座镇妖楼所大道压胜的缘故,身躯闪过一阵阵模糊残影,魂魄交错之声,颤鸣声大作,远胜世间金石声,就像同时出现了数个剑气长城的末代隐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