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shuyuedu.com,底层逻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个世界很“邪门”,你不会相信,当年最不合群的人,现在成了百万富翁。现在,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群体,在做我喜欢做的事情。
迷茫的时候,不要急于合群
1
最近我受邀做一次分享,我确定了一个主题:迷茫的时候,不要急于合群。在电脑上打出这个题目的时候,我感慨万千,仿佛一下回到了大一的时候。
“来来来!就差你了。”
“这次真不玩了,我有一个方案要做,下午就要给客户看……”
对方没回话,过了一会儿,阴阳怪气地说:“您是班长,还是‘大老板’,您可真忙!”
从那以后,大家好像都不理我了。
在这之前,为了合群,我不知道陪别人打了多少次自己不喜欢的游戏,也不知道用了多少个20分钟,走了多少次本来只需要10分钟的路。迟到了无数次,逃了很多课。
因为我怕孤单,怕一个人走在路上,形单影只。
2
我的一个朋友是学生会主席,学习、工作都十分出色。大三的时候,他总是一个人背着书包去自习室,看到学生会的小干事,还会主动打招呼。
时间久了,很多小干事都议论说:“咱们主席是不是人缘不好?我老是看到他一个人去上自习、吃饭、上课。看着他的背影,感觉他好孤单。”
听到这些,他也只是笑笑,没有否认,也没有承认。也许当时我们学校只有极少部分“孤独”的人才懂他。
后来,他大四被保送研究生,而且被保送的学校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基本保送无望的学校。
据说,面试的时候,老师十分尖锐地问他:“你觉得自己和重点名校的学生相比,有什么优势?”他用十分流利的英语口语和丰硕的科研成果,令这位国内非常知名的研究生导师折服了。
再后来,听说他在如今的学校里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3
转眼就到了求职季,我在大学里认识的一个大四的师哥要离校了。他离开的前一天,我请他吃饭,我们在学校门口的一家大排档点了四个菜,一打啤酒。简单地寒暄之后,我就低着头喝酒,一杯、两杯、三杯……
刚喝完一瓶,师哥问我:“怎么了?看起来垂头丧气的。”我硬挤出一点笑容,看着他说:“没事。”
他看了我一会儿,举起杯子喝了一口啤酒,然后说:“是失恋了,还是遇到什么烦心事了?跟我还有什么不能讲的。”
我拿起酒杯一饮而尽,说道:“我想跨专业考研,学文学专业,需要花很长时间准备,但是舍友总拉着我打游戏,上次我没跟他们打,他们就生气了。”
师哥看着我,拿起酒杯又喝了一口酒,自嘲地说道:“如果你因为害怕被他们孤立,就不坚持做自己的事情,那你四年后就会像我一样。”
“考研、考公务员都失败了,便出去找工作。投了无数次简历,没几个回复的。好不容易有一家公司愿意录用我,但月薪只有2000块钱!”
“你说讽刺吗?我读了四年大学,毕业后一个月才赚2000块钱!”
也许是喝了酒的缘故,那天晚上师哥跟我聊了很多。
上大学以前,他也梦想在大学里变得与众不同。大一的时候,因为怕被室友孤立,他便跟着他们打游戏;大二的时候,玩手游;大三时,开始反思,但为了合群,还是一如既往地逃课、睡觉。
到了大四,为时已晚。大学四年就这样过去了,结果一无所成。
“其实,你可以试着跟他们不一样,试着不合群。”
4
后来,正好有一个机会,我把班长的职务辞了,然后每天拼命地工作,去接近自己的梦想。上课原本要花10分钟走到教室,为了节省时间,我便快走,5分钟就能到教室。自己走的时候,有很多时间思考,再也不会感觉孤单了。
我顺理成章地得到了很多,上了报纸,上了电视,写出了阅读量“10万+”的文章,与别人合伙成立的公司拿到了投资。
你把一件事做得很好,从一个狭隘的圈子里脱离,进入另一个圈子。这个圈子里的人,甚至都不需要平时有交流,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往往都会帮你,因为他们和你有着共同的理想。
《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你以为你在合群,其实你在浪费自己的青春;你以为你交了朋友,当你毕业一无是处时,谁还会把你当朋友;你以为你大学四年不孤单,当你毕业没有工作,没有另一半时,你会更孤单。
有人说,孤单很痛苦,那谁又说过,实现自己的理想,不会痛苦?
这个世界很“邪门”,你不会相信,当年最不合群的人,现在成了百万富翁。
现在,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群体,在做我喜欢做的事情。
如果当初我选择合群,那么现在我身边的人又会是谁?我又会是什么景象?
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在到达目的地之前,你只能孤身一人。正如叔本华所说,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独处,那他也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
对我而言,合群应该是买一双尺码合适的鞋,而不是削足适履。
不要为了迎合某个群体,而放弃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有时候,合群是堕落的开始。
思维落地:你最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1.打开朋友圈,看一看你最喜欢谁的朋友圈动态,并想一想你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不需要在小事上浪费自己的时间。如果你喜欢打游戏,完全可以去靠近游戏比赛的团队。
2.想一想,怎么做才能成为这样的人?
在北京工作的100种好处
1
某年的6月份,我外甥办升学宴。上高中的时候,我一直借宿在表姐家,所以尽管很忙,我还是抽空回了一趟家。和家人坐在一桌,看着当时缠着我一起打《冒险岛》的外甥长得比我还高,个头有一米八多,在酒桌上腼腆地接受大家的敬酒和祝福。
山东人讲究“四陪四客”[17],一圈下来,敬酒加陪酒,我也不知道被灌了多少杯白酒。正当我有点醉意的时候,表姐走过来说:“小白,你难得回来,吃好喝好了吗?你外甥虽然也还算争气,高考分数超过一本线60多分,加上之前自主招生考试时的加分,估计上本地的大学没什么问题,但是去北京的话,估计只能读一所普通的一本学校。我是想让他上‘985工程’院校,然后在山东省内考公务员,一直陪着我们。但他一心想学动漫,想去北京。你在北京也工作得挺好,你怎么看呢?”
我嘴里嚼着四喜丸子,笑了一下,说:“姐,其实我在北京也就凑合过吧。不过,如果是我的话,我可能会选择去北京。”
我一边说着,一边想起四年前,也就是我去北京之前在济南创业的日子。
2
四年前,我还是山东省内一所“双非”大学[18]的大三学生,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加入了一家做校园配送的创业公司。当时,我们刚刚拿到了互联网公司500万的天使投资,意气风发,在世贸广场一栋写字楼的顶层租了一个办公室。我们想要走出校园,走出山东,打造全国最大的校园网络配送平台。
当时我主要负责文案写作,那时候新媒体刚刚兴起,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公众号也少。我自己总结了一个黄金开头和标题模板,屡试不爽,文章阅读量突破1万是轻轻松松的事情,还有两篇有“5万+”的阅读量,一篇有“10万+”的阅读量。老板对这个数据挺满意(他当时给我定的目标是每篇的阅读量达到5000),还特地跟我说如果学业忙就不用坐班了,就在宿舍写稿就好。平时我们下了班,或者星期六、星期日的时候,会约着去吃烧烤、喝酒,去大明湖畔钓鱼、坐船,日子过得很舒服;而我也在这家公司慢慢升职,从实习生做到总监,最后成了合伙人。
当时,我觉得自己那个“黄金三板斧”一般的标题和开头模板是业内一绝,再加上山东做新媒体的公司也不多,参加了几次和新媒体从业者的饭局后,我发现大家基本上都是用以前写新闻稿的方法写新媒体文章,我这个“黄金三板斧”还被齐鲁网的主编夸奖说新颖。
直到有一天,有一家北京的投资机构想要见我们,老板便派我去一趟北京。当时,我刚好看到朋友小L在朋友圈发了一条他们学校举办讲座的动态。老板说,我去北京见完投资人之后,可以在北京玩几天,公司报销吃住差旅费,并算作年假。刚好很久没见小L了,办完工作上的事情之后,我就去找小L,和他一起在中国传媒大学的食堂吃了饭,下午在中传讲堂一起听一位新媒体“大咖”的讲座。
那是我第一次来北京听讲座,我在百度上搜索了一下那个分享者的信息,看到她的文章几乎每篇阅读量都达到“10万+”,还有几篇连评论、点赞都破万了,我感觉很不可思议。后来她开始讲了,全程两个小时,从时下最热门的电影讲起,又结合天涯、百度贴吧的热门帖,分析了新媒体文案火爆背后的三大因素。我一个“学渣”都被她制作精美的PPT、循循善诱的发问和层出不穷的金句吸引了,连手机都没看一下。
讲座结束后,我扫了一眼旁边的小L,他正用手机玩游戏,对着我来了一句:“你小子口味变了,看上那个做分享的妹子了?全程目不转睛。”
我给了他一拳,说道:“去你的!人家是有真才实学的,你看她那个选题的五大底层逻辑,通过天涯、百度贴吧热门帖寻找文案灵感的方法,不愧是你们学校请来的分享者,我在山东都没听过这样的讲座。你小子是听不懂,所以才玩游戏吧。”
小L瞪大了眼睛,说道:“我听不懂?你逗我吧,小白!这种讲座我一学期听过不下10次,她这种所谓的‘大咖’也就骗一下我们这些学生。明天国贸的共享际也有人做分享,分享者可是一个拥有300万粉丝的公众号主编。在北京,别的不多,就讲座多,一星期就有十几个,即使一天听一个,一星期也听不完。上次央视主持人还来我们这里做分享了。”
&... -->>
这个世界很“邪门”,你不会相信,当年最不合群的人,现在成了百万富翁。现在,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群体,在做我喜欢做的事情。
迷茫的时候,不要急于合群
1
最近我受邀做一次分享,我确定了一个主题:迷茫的时候,不要急于合群。在电脑上打出这个题目的时候,我感慨万千,仿佛一下回到了大一的时候。
“来来来!就差你了。”
“这次真不玩了,我有一个方案要做,下午就要给客户看……”
对方没回话,过了一会儿,阴阳怪气地说:“您是班长,还是‘大老板’,您可真忙!”
从那以后,大家好像都不理我了。
在这之前,为了合群,我不知道陪别人打了多少次自己不喜欢的游戏,也不知道用了多少个20分钟,走了多少次本来只需要10分钟的路。迟到了无数次,逃了很多课。
因为我怕孤单,怕一个人走在路上,形单影只。
2
我的一个朋友是学生会主席,学习、工作都十分出色。大三的时候,他总是一个人背着书包去自习室,看到学生会的小干事,还会主动打招呼。
时间久了,很多小干事都议论说:“咱们主席是不是人缘不好?我老是看到他一个人去上自习、吃饭、上课。看着他的背影,感觉他好孤单。”
听到这些,他也只是笑笑,没有否认,也没有承认。也许当时我们学校只有极少部分“孤独”的人才懂他。
后来,他大四被保送研究生,而且被保送的学校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基本保送无望的学校。
据说,面试的时候,老师十分尖锐地问他:“你觉得自己和重点名校的学生相比,有什么优势?”他用十分流利的英语口语和丰硕的科研成果,令这位国内非常知名的研究生导师折服了。
再后来,听说他在如今的学校里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3
转眼就到了求职季,我在大学里认识的一个大四的师哥要离校了。他离开的前一天,我请他吃饭,我们在学校门口的一家大排档点了四个菜,一打啤酒。简单地寒暄之后,我就低着头喝酒,一杯、两杯、三杯……
刚喝完一瓶,师哥问我:“怎么了?看起来垂头丧气的。”我硬挤出一点笑容,看着他说:“没事。”
他看了我一会儿,举起杯子喝了一口啤酒,然后说:“是失恋了,还是遇到什么烦心事了?跟我还有什么不能讲的。”
我拿起酒杯一饮而尽,说道:“我想跨专业考研,学文学专业,需要花很长时间准备,但是舍友总拉着我打游戏,上次我没跟他们打,他们就生气了。”
师哥看着我,拿起酒杯又喝了一口酒,自嘲地说道:“如果你因为害怕被他们孤立,就不坚持做自己的事情,那你四年后就会像我一样。”
“考研、考公务员都失败了,便出去找工作。投了无数次简历,没几个回复的。好不容易有一家公司愿意录用我,但月薪只有2000块钱!”
“你说讽刺吗?我读了四年大学,毕业后一个月才赚2000块钱!”
也许是喝了酒的缘故,那天晚上师哥跟我聊了很多。
上大学以前,他也梦想在大学里变得与众不同。大一的时候,因为怕被室友孤立,他便跟着他们打游戏;大二的时候,玩手游;大三时,开始反思,但为了合群,还是一如既往地逃课、睡觉。
到了大四,为时已晚。大学四年就这样过去了,结果一无所成。
“其实,你可以试着跟他们不一样,试着不合群。”
4
后来,正好有一个机会,我把班长的职务辞了,然后每天拼命地工作,去接近自己的梦想。上课原本要花10分钟走到教室,为了节省时间,我便快走,5分钟就能到教室。自己走的时候,有很多时间思考,再也不会感觉孤单了。
我顺理成章地得到了很多,上了报纸,上了电视,写出了阅读量“10万+”的文章,与别人合伙成立的公司拿到了投资。
你把一件事做得很好,从一个狭隘的圈子里脱离,进入另一个圈子。这个圈子里的人,甚至都不需要平时有交流,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往往都会帮你,因为他们和你有着共同的理想。
《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你以为你在合群,其实你在浪费自己的青春;你以为你交了朋友,当你毕业一无是处时,谁还会把你当朋友;你以为你大学四年不孤单,当你毕业没有工作,没有另一半时,你会更孤单。
有人说,孤单很痛苦,那谁又说过,实现自己的理想,不会痛苦?
这个世界很“邪门”,你不会相信,当年最不合群的人,现在成了百万富翁。
现在,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群体,在做我喜欢做的事情。
如果当初我选择合群,那么现在我身边的人又会是谁?我又会是什么景象?
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在到达目的地之前,你只能孤身一人。正如叔本华所说,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独处,那他也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
对我而言,合群应该是买一双尺码合适的鞋,而不是削足适履。
不要为了迎合某个群体,而放弃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有时候,合群是堕落的开始。
思维落地:你最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1.打开朋友圈,看一看你最喜欢谁的朋友圈动态,并想一想你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不需要在小事上浪费自己的时间。如果你喜欢打游戏,完全可以去靠近游戏比赛的团队。
2.想一想,怎么做才能成为这样的人?
在北京工作的100种好处
1
某年的6月份,我外甥办升学宴。上高中的时候,我一直借宿在表姐家,所以尽管很忙,我还是抽空回了一趟家。和家人坐在一桌,看着当时缠着我一起打《冒险岛》的外甥长得比我还高,个头有一米八多,在酒桌上腼腆地接受大家的敬酒和祝福。
山东人讲究“四陪四客”[17],一圈下来,敬酒加陪酒,我也不知道被灌了多少杯白酒。正当我有点醉意的时候,表姐走过来说:“小白,你难得回来,吃好喝好了吗?你外甥虽然也还算争气,高考分数超过一本线60多分,加上之前自主招生考试时的加分,估计上本地的大学没什么问题,但是去北京的话,估计只能读一所普通的一本学校。我是想让他上‘985工程’院校,然后在山东省内考公务员,一直陪着我们。但他一心想学动漫,想去北京。你在北京也工作得挺好,你怎么看呢?”
我嘴里嚼着四喜丸子,笑了一下,说:“姐,其实我在北京也就凑合过吧。不过,如果是我的话,我可能会选择去北京。”
我一边说着,一边想起四年前,也就是我去北京之前在济南创业的日子。
2
四年前,我还是山东省内一所“双非”大学[18]的大三学生,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加入了一家做校园配送的创业公司。当时,我们刚刚拿到了互联网公司500万的天使投资,意气风发,在世贸广场一栋写字楼的顶层租了一个办公室。我们想要走出校园,走出山东,打造全国最大的校园网络配送平台。
当时我主要负责文案写作,那时候新媒体刚刚兴起,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公众号也少。我自己总结了一个黄金开头和标题模板,屡试不爽,文章阅读量突破1万是轻轻松松的事情,还有两篇有“5万+”的阅读量,一篇有“10万+”的阅读量。老板对这个数据挺满意(他当时给我定的目标是每篇的阅读量达到5000),还特地跟我说如果学业忙就不用坐班了,就在宿舍写稿就好。平时我们下了班,或者星期六、星期日的时候,会约着去吃烧烤、喝酒,去大明湖畔钓鱼、坐船,日子过得很舒服;而我也在这家公司慢慢升职,从实习生做到总监,最后成了合伙人。
当时,我觉得自己那个“黄金三板斧”一般的标题和开头模板是业内一绝,再加上山东做新媒体的公司也不多,参加了几次和新媒体从业者的饭局后,我发现大家基本上都是用以前写新闻稿的方法写新媒体文章,我这个“黄金三板斧”还被齐鲁网的主编夸奖说新颖。
直到有一天,有一家北京的投资机构想要见我们,老板便派我去一趟北京。当时,我刚好看到朋友小L在朋友圈发了一条他们学校举办讲座的动态。老板说,我去北京见完投资人之后,可以在北京玩几天,公司报销吃住差旅费,并算作年假。刚好很久没见小L了,办完工作上的事情之后,我就去找小L,和他一起在中国传媒大学的食堂吃了饭,下午在中传讲堂一起听一位新媒体“大咖”的讲座。
那是我第一次来北京听讲座,我在百度上搜索了一下那个分享者的信息,看到她的文章几乎每篇阅读量都达到“10万+”,还有几篇连评论、点赞都破万了,我感觉很不可思议。后来她开始讲了,全程两个小时,从时下最热门的电影讲起,又结合天涯、百度贴吧的热门帖,分析了新媒体文案火爆背后的三大因素。我一个“学渣”都被她制作精美的PPT、循循善诱的发问和层出不穷的金句吸引了,连手机都没看一下。
讲座结束后,我扫了一眼旁边的小L,他正用手机玩游戏,对着我来了一句:“你小子口味变了,看上那个做分享的妹子了?全程目不转睛。”
我给了他一拳,说道:“去你的!人家是有真才实学的,你看她那个选题的五大底层逻辑,通过天涯、百度贴吧热门帖寻找文案灵感的方法,不愧是你们学校请来的分享者,我在山东都没听过这样的讲座。你小子是听不懂,所以才玩游戏吧。”
小L瞪大了眼睛,说道:“我听不懂?你逗我吧,小白!这种讲座我一学期听过不下10次,她这种所谓的‘大咖’也就骗一下我们这些学生。明天国贸的共享际也有人做分享,分享者可是一个拥有300万粉丝的公众号主编。在北京,别的不多,就讲座多,一星期就有十几个,即使一天听一个,一星期也听不完。上次央视主持人还来我们这里做分享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