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shuyuedu.com,三国名将:一个历史学家的排行榜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传》描绘说,许褚来投奔曹操,曹操看到他那魁梧的体格,非凡的力气,雄伟的相貌,尤其是那亲切入耳的乡音,不禁高兴得拍手赞叹说:“此吾樊哙也!”曹操为什么会把许褚比作自己的樊哙?以往讲三国的,似乎都没有回答到位。答案在哪里?“三国探客”告诉你。
原因有四:一是因为,樊哙是汉高祖刘邦的随身大将,曾经在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紧急时刻,闯进霸王项羽的宴会,解救出刘邦,体格和气概与许褚一样魁梧雄壮。二是因为,樊哙同刘邦都是沛县人,即今江苏省沛县,也同许褚和曹操一样,是小同乡的亲密关系。三是因为,曹操和许褚的家乡谯县,与樊哙和刘邦的家乡沛县,还都属于同一个郡,也就是沛郡,两个县的直线距离才三百里左右,所以这四位竟然还是大同乡!四是因为,把许褚比作樊哙,就是把自己比作刘邦。刘邦有樊哙的护卫,成就了大事业,如今自己有了许褚,当然也能成就一番大事业。许褚来投奔,正是建安元年(196)二月间,曹操出兵平定了汝南、颍川两郡的时候。此时的曹操,已经打定主意,要把汉献帝迎接到自己身边,以便“挟天子以令诸侯”,做出一番大事业。而安置汉献帝的临时首都,都已经安排好了,就是颍川郡东边的许县(在今河南省许昌市)。所以他在这时候把自己比作刘邦,把许褚比作樊哙,完全不是偶然。由此可见,曹操得到许褚的时候,心情是何等的高兴!
于是曹操立即任命许褚为都尉的官职,主要任务是贴身保护自己。那时候,先已经在曹操身边当卫士长的,是另一位金刚大力士典韦。典韦的官职是校尉,比许褚的都尉高一级,所以典韦算是正卫士长,许褚是副卫士长。由于有两个人,可以轮换,所以当典韦在曹操身边护卫的时候,许褚还可以领兵外出作战。建安二年(197)曹操进攻南阳郡一带的军事小强人张绣,典韦在内护卫曹操,许褚就到前线充当先锋,所向无敌,在沙场上好好过了一把金戈铁马的表演瘾。但是很可惜,典韦在这场战役中,因为张绣投降之后又突然叛变,袭击曹操,典韦在护卫曹操时不幸以身殉职。许褚就被提升为校尉,接替典韦,单独承当起卫士长的重任。
典韦的牺牲,对许褚触动很大。因为这场大变故,并非是来自外边,而是来自内部。张绣已经投降被收编,转眼却又变了心,可见最危险的敌人,往往就藏在身边。于是,许褚以加倍的勤勉尽心,加倍的敬业精神,全身心投入保卫工作。正是因为这种高度的自觉和尽职,曹操才免遭一场大难
那是三年之后,曹操与强敌袁绍在官渡艰苦决战,由于强弱对比悬殊,形势曾经很不利。曹操身边的贴身卫队中,就有人生出二心,准备做一场赌博,取了曹操的头颅,拿到袁绍那里去换取巨大红利。领头的贴身卫士,名叫徐他,主意打定,徐他等人就开始暗中寻找机会。
这一日,轮到许褚下班休息,当时称为“休下日”。许褚回到自己的住处之后,徐他等人欣喜若狂,因为他们谁不不怕,就只怕这金刚大力士一般的卫士长。于是众人身藏利刀,悄悄进入曹操的中军大帐。就在千钧一发之际,许褚来了!他什么来呢?不是下班休息了吗?原来,回到住处,他总是有点不放心,于是又回来巡视。进了大帐篷,徐他等人才突然发现是他,自然是大吃一惊,脸色大变。许褚立刻出手,将徐他等人一一制服,审问之后马上送上西天。真相大白之后,曹操更加信任许褚,也更加注意自己的安全,进进出出,时刻都要把许褚带在身边。许褚就这样,凭借自己的敬业心、责任心以及更重要的忠诚心,第一次把曹操从死神手中抢夺了回来。打败袁绍之后,曹操封了许褚一个关内侯的爵位,以示奖励,从此许褚就成为许侯爷了。
徐他事件之后,曹操的安全得到许褚进一步的保障,从内部对曹操发动近身行刺的事件,就很少见到了。因此,许褚到了十年之后,才又有了解救曹操于危难的机会,这是什么样的机会呢?
建安十六年(211),曹操向西边的关陇地区发展。当年八月,亲自赶往关中地区的东大门潼关。潼关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北面黄河的南岸边,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关于此处的极为独特的地理形势,我在讲述马超的时候已有详细描绘,这里不再重复。当时控制关中地区的杂牌军将领马超等人,集中十万兵力在此扼守,曹军无法向西挺进。曹操采纳大将徐晃的计策,绕道杀进关中。首先派先遣部队,从潼关的东边渡过黄河,前往北面的蒲坂县(今山西省永济市),再由此向西强渡黄河,在河西岸建立根据地。然后主力军团再按这条路线如法炮制,就可以全部杀进关中。当年闰八月,先遣部队得手,曹操随即指挥主力,从潼关的东边陆续北渡黄河。
就在曹操准备随同最后一批部队渡河的时候,马超上万骑兵向岸边杀来。开始曹操很淡定,不走。身边的许褚急得心急火燎,也不管曹操同意不同意,架起曹操就奔往河边的渡船上。刚刚才爬上船,马超骑兵已经赶到岸边,箭如雨下。许褚连忙举起硬质马鞍,为曹操遮挡利箭。刚刚离开河岸,驾船的船老大又被飞箭射死,那船就晃悠悠向下游漂去。马超的骑兵,沿着河岸一边追,一边用箭射。许褚见势不好,立刻只用左手举马鞍,腾出右手来操纵船舵。他是在淮河边上长大的,驾船对他不是难事。俗话说,艺多不压身。关键时刻,他的驾船功夫还派上了用场,把船转向北岸,曹操这才侥幸脱离险境。用曹操自己的话来说,今天差点被马超小贼困住了。
曹操成功绕过潼关,又向南稳步推进,当年九月,推进到了渭河的南岸。从这里向西进攻关中的中心城市长安,就没有什么天险阻挡了。战局不利,马超想对曹操玩计谋,请求割让地盘,双方讲和退兵。曹操表面答应,暗中要用离间之计。这一日,双方都把兵马退后,那边的马超和韩遂,这边的曹操带着许褚,二对二,骑着马来在战场的中间地带,开始讲和之前的接触。身强力壮的马超,本想在见面时,突然出手生擒曹操,但是看到曹操身边的那位,身材高大粗壮,面相雄壮威严,怀疑是著名的无敌勇士许褚,于是问道:“听说曹公有一位号称虎侯的勇士,他在哪里啊?”曹操回头一指,只见许褚怒睁双眼,死死盯住马超。马超觉得没有必胜的把握,只好打消念头。曹操故意同韩遂单独交谈,越说越高兴,越说就离开马超越远,好长时间才分手。马超怀疑韩遂与曹操暗中勾结,人心就散了。不久双方决战,曹操一战成功,打败联军,控制关中,西北方向的版图格局彻底改变。
细算起来,潼关之战中,曹操的性命被许褚解救了四次之多。第一次,是曹操在岸上玩儿淡定,不是许褚架起他就往船上奔,命就没了。第二次,上了渡船,马超骑兵赶到,箭如雨下,不是许褚急中生智,举起硬质马鞍为他遮挡,命也没了。第三次,船老大被射死,渡船沿着河边漂流,对方骑兵在岸上追击,不是许褚去掌舵转向北岸,命也没了。第四次,马超要在碰面时搞突然袭击,不是许褚跟得紧,命也没了。一场大战,竟然救了当家人的四次命,这在三国的军事史上,堪称绝无仅有。再加上此前擒杀徐他的那一次,总共就有五次之多。因此,战后庆功,曹操特别提升他为武卫中郎将。中郎将是当时武将中的一类,比此前许褚担任的校尉,级别要高。武卫这个名号,此前还没有,是从许褚开的头。曹操的意思,就是勉励许褚:要用你的超级武勇,来保卫我曹操。从此,武卫中郎将,后来又升格为武卫将军,就成为曹魏君主卫士长的专门职务名称。
许褚的威猛、敬业,我们已经充分领略到了。如果从人性的角度去观察,他还有什么样的可贵品质,能够给后世有益的启示呢?
后世对许褚的印象,基本上就是一个力大无穷的威猛先生,腰板儿粗,肌肉块儿粗,性格同样也粗,由外到内都是粗线条的角色。这也难怪,人的外貌同他的性格,往往是对应的:外貌五大三粗的威猛先生,往往性格豪放,举止张扬,说话很冲。所以我们的文学艺术作品,也会这样来塑造人物形象——大块头汉子,进了酒店把桌子猛然一拍,高叫一声:“拿酒来!”其实,不仅后世的人们对许褚有误解,就是在当时曹操的军队中,也有人对他的真实秉性并不了解。他们因为许褚力大如虎,但是话语又特别少,很木讷,似乎有点痴呆,所以送他一个外号,叫做“虎痴”。当然在潼关的马超,当面不好这样叫他,所以尊称他为“虎侯”。结果这一尊称从此流传天下,以至于人们还以为这是许褚的真实姓名,姓虎,名侯。你会问了,有姓虎的吗?说句题外话,这世上还真有姓虎的,而且在我们四川,姓虎的虎,往往不读成虎字的音,而会读成“猫(mo)”字的音,有趣吧?
那么许褚内在的秉性,真是这样的吗?其实,完全不是这样。请看《三国志》卷十八《许褚传》中,对他的档案记录:“性谨慎奉法,质重少言。”虽然只有简短的九个字,但是很值得琢磨一番。
史文列举许褚的秉性,具体有四点:非常谨慎,奉公守法,质朴稳重,话语很少。看来他的性格,属于内敛、沉稳、低调的精细型,与他的外貌形成极大的反差,对于后世人们的印象来说,这就真有点令人大跌眼镜了。
有没有具体的例子呢?有的,史书上记录了一个非常典型的故事,能够把上面许褚人性上的四个特点,全部展现出来。建安二十一年(216),曹操高升为魏王之后,在南方镇守的大将曹仁,回到后方来朝拜祝贺。这曹仁是曹操的堂弟,关系很亲近,身份很贵重,深受曹操信任,特别派他担任荆州战区的总指挥官,对付南边的关羽。在姓曹的宗族将领中,他的地位高居第一。这一天,曹仁来见曹操,曹操在内室里面还没有出来。曹仁看到在殿堂门外执勤的许褚,就邀请许褚,两个人一起到旁边的休息室里面谈话。当时曹仁的军职,是征南将军,比许褚要高好几级,又掌控军权,还是曹操的宗族近亲,所以在外人看来,他的邀请属于屈尊,是非常看得起许褚的表示。但是,许褚的反应怎样呢?他只简短回答了三个字:“王将出。”魏王就要出来了。说完便转头进入殿堂。曹仁哪里受过这种冷遇?心中非常不愉快。有人就责怪许褚说:“征南将军是宗族重臣,特别屈尊请你交谈,你怎么能断然推辞呢?”许褚的回答依然简短,却很值得琢磨:“他虽然关系亲近地位贵重,总归还是在外边保卫国家的大将。而我许褚属于内臣,在公众场合同他交谈就够了,两个人私下进入休息室里面去谈什么呢!”后来曹操听到他的回答,就更加看重和喜欢他了。
曹操更加看重和喜欢他的原因是什么?“三国探客”告诉你。
原来,当时在君主身边的侍从官员,叫做内臣;而在远方战区统领军队的将领,称为外藩,即外边的屏障。参与机密的内臣,如果与手握兵权的外藩,相互串通,内外勾结,就会对君主构成巨大的威胁。因此,内臣与外藩发生关系,被视为官场的一大禁忌。而曹操的规矩更为严厉,就连内臣与封为诸侯的自己儿子们交往密切,也是大罪一桩。著名的杨修,是他身边的主要幕僚,后来被他处死。主要罪名之一,就是“交关诸侯”,指他与自己的儿子曹植交往关联,事见《三国志》卷十九《曹植传》裴松之注引《典略》。明白了这样的时代政治背景,再来看许褚的人性品质,就会有深刻的感受。他之所以拒绝与曹仁进入内室私下谈话,是因为他很清楚曹操的规矩和红线,而且非常自觉地去遵守规矩,远离红线,四个人性特点中的前三个,非常谨慎,奉公守法,质朴稳重,就都充分展现出来。至于话语很少,三个字的回答“王将出”还不够少吗?要知道,在君主身边的内臣,了解的机密太多,如果不好好管住自己的嘴巴,有你的好果子吃。可见许褚话语很少,根本还在于他非常谨慎和奉公守法。
综合许褚一生五次解救曹操,使得三国历史不被改写的重要贡献,他在曹魏的战将型名将中,应当评为仅次于邓艾、张辽的第三名。
许褚的一生,历经曹操、曹丕、曹叡这祖孙三朝,一直担任至关重要的卫士长,而这祖孙三代,都是很不好侍候的主子。可是许褚长期任职,却没有犯下任何过错,最后得到光荣善终,这看起来很平常,其实却很不简单。他哪里是什么愚笨呆傻的“虎痴”?他才真正是聪明绝顶的明白人啊!成语有“大智若愚”,是从苏东坡的“大智如愚”而来。放在许褚身上,就是“大智若痴”,完全当得起“大智虎侯”四个字。相形之下,表面上看来非常聪明的杨修,其实才真正是相当呆傻,因为他连自己的人身安全都保不住,还算是聪明人吗?应当反过来给他四个字的评语,就是“大愚若智”。当今的社会,争着当聪明人的很多,觉得自己是聪明人的也很多。既然聪明,所以做事往往就不谨慎,不稳重,甚至总想钻法律规章的空子,结果因此摊上事儿,甚至摊上大事儿的,也不在少数。如果要想不摊上事儿,尤其是不摊上大事儿,琢磨琢磨许褚,或许能得到有益的借鉴。这正是:
服侍三朝无过错,虎侯大智有谁知?
关于许褚就讲到这里。至此,三国名将的讲述全部结束。从以上诸多名将的身上,我们不仅可以看到金戈铁马的辉煌战功,隐秘深藏的历史玄机,而且可以领略到绚丽多姿的文化风韵,光彩照人的人性光辉。但愿这一切,能够给你带来心灵的启迪和精神的愉悦。
附录一本书名将重大战事年表
年代名将战事
建安三年(198)冬下邳之战,曹操擒杀劲敌吕布,在黄河中下游的南岸,成功扩大地盘。
建安五年(200)夏白马之战,关羽在万军之中,刺杀袁绍麾下第一名将颜良。
建安五年(200)冬官渡之战,曹操以弱胜强,大破总体实力最强大的对手袁绍,称雄北方。
建安十二年(207)秋柳城白狼山之战,张辽充当前锋,大破乌丸骑兵,平定乌丸。
建安十三年(208)春江夏之战,周瑜在沔口,攻灭宿敌黄祖。
建安十三年(208)冬赤壁之战,周瑜以三万人马,对抗实际兵力二十多万的曹军,大破曹操,开创三分鼎立的初始格局。
建安十四年(209)江陵之战,周瑜在江陵击退曹仁,攻占江陵。
建安十六年(211)秋潼关之战,许褚多次解救曹操;马超痛失取胜机会,被曹操击败,逃奔凉州。
建安十九年(214)江州之战,张飞俘虏刘璋大将严颜,待若上宾,顺利清除前进障碍。
建安二十年(215)秋合肥之战,张辽以七千人马,成功击退孙权十万大军,还几乎俘获孙权。
建安二十年(215)三郡之战,吕蒙巧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
建安二十年(215)冬宕渠之战,张飞大破曹魏大将张郃。
建安二十四年(219)夏汉中北山之战,赵云采用空营计,成功抵御曹操。
建安二十四年(219)秋樊城之战,关羽围攻曹魏军事重镇樊城、襄阳,水淹七军,斩杀庞德,俘虏大将于禁。
建安二十四年(219)冬荆州之战,吕蒙在当阳袭杀关羽,攻占荆州。
黄武元年(222)夏猇亭之战,陆逊以弱胜强,大破刘备。
黄武二年(223)春江陵之战,朱然以五千人马,胜利击退十倍以上曹军的围攻,威震敌国。
建兴三年(225)夏南中之战,诸葛亮五月渡泸,当年平定南中。
建兴五年(227)春诸葛亮统兵北伐,进驻汉中。
建兴六年(228)春祁山之战,诸葛亮首次出兵祁山,街亭失利,全军撤退。
建兴六年(228)冬陈仓之战,诸葛亮围攻魏将郝昭于陈仓,不克,全军撤退。
黄武七年(228)秋石亭之战,陆逊以六万人马对抗十万曹军,大破曹休。
建兴九年(231)春祁山之战,诸葛亮第二次出兵祁山,以木牛运输,粮尽撤军时,设伏射杀曹魏大将张郃。
建兴十二年(234)春五丈原之战,诸葛亮从褒斜道出兵,以流马运输,司马懿固守不战,诸葛亮分兵屯田,准备就地长期抗战,秋天病死在五丈原。
景初二年(238)秋辽东之战,司马懿长途奔袭四千里,攻灭辽东割据者公孙渊。
嘉平三年(251)夏淮南之战,司马懿擒杀举兵对抗的扬州战区指挥官王凌。
甘露元年(256)秋段谷之战,邓艾击败蜀汉主将姜维,扭转陇西战场的不利态势。
景元四年(263)冬伐蜀之战,邓艾以两万兵马,翻越摩天岭,从小路奇袭成都,攻灭蜀汉政权。
凤凰元年(272)冬西陵之战,陆抗以三万人马,成功击退西晋八万大军。
附录二主要参考文献
《汉书》,班固撰。
《后汉书》,范晔撰。
《续汉志》,司马彪撰。
传》描绘说,许褚来投奔曹操,曹操看到他那魁梧的体格,非凡的力气,雄伟的相貌,尤其是那亲切入耳的乡音,不禁高兴得拍手赞叹说:“此吾樊哙也!”曹操为什么会把许褚比作自己的樊哙?以往讲三国的,似乎都没有回答到位。答案在哪里?“三国探客”告诉你。
原因有四:一是因为,樊哙是汉高祖刘邦的随身大将,曾经在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紧急时刻,闯进霸王项羽的宴会,解救出刘邦,体格和气概与许褚一样魁梧雄壮。二是因为,樊哙同刘邦都是沛县人,即今江苏省沛县,也同许褚和曹操一样,是小同乡的亲密关系。三是因为,曹操和许褚的家乡谯县,与樊哙和刘邦的家乡沛县,还都属于同一个郡,也就是沛郡,两个县的直线距离才三百里左右,所以这四位竟然还是大同乡!四是因为,把许褚比作樊哙,就是把自己比作刘邦。刘邦有樊哙的护卫,成就了大事业,如今自己有了许褚,当然也能成就一番大事业。许褚来投奔,正是建安元年(196)二月间,曹操出兵平定了汝南、颍川两郡的时候。此时的曹操,已经打定主意,要把汉献帝迎接到自己身边,以便“挟天子以令诸侯”,做出一番大事业。而安置汉献帝的临时首都,都已经安排好了,就是颍川郡东边的许县(在今河南省许昌市)。所以他在这时候把自己比作刘邦,把许褚比作樊哙,完全不是偶然。由此可见,曹操得到许褚的时候,心情是何等的高兴!
于是曹操立即任命许褚为都尉的官职,主要任务是贴身保护自己。那时候,先已经在曹操身边当卫士长的,是另一位金刚大力士典韦。典韦的官职是校尉,比许褚的都尉高一级,所以典韦算是正卫士长,许褚是副卫士长。由于有两个人,可以轮换,所以当典韦在曹操身边护卫的时候,许褚还可以领兵外出作战。建安二年(197)曹操进攻南阳郡一带的军事小强人张绣,典韦在内护卫曹操,许褚就到前线充当先锋,所向无敌,在沙场上好好过了一把金戈铁马的表演瘾。但是很可惜,典韦在这场战役中,因为张绣投降之后又突然叛变,袭击曹操,典韦在护卫曹操时不幸以身殉职。许褚就被提升为校尉,接替典韦,单独承当起卫士长的重任。
典韦的牺牲,对许褚触动很大。因为这场大变故,并非是来自外边,而是来自内部。张绣已经投降被收编,转眼却又变了心,可见最危险的敌人,往往就藏在身边。于是,许褚以加倍的勤勉尽心,加倍的敬业精神,全身心投入保卫工作。正是因为这种高度的自觉和尽职,曹操才免遭一场大难
那是三年之后,曹操与强敌袁绍在官渡艰苦决战,由于强弱对比悬殊,形势曾经很不利。曹操身边的贴身卫队中,就有人生出二心,准备做一场赌博,取了曹操的头颅,拿到袁绍那里去换取巨大红利。领头的贴身卫士,名叫徐他,主意打定,徐他等人就开始暗中寻找机会。
这一日,轮到许褚下班休息,当时称为“休下日”。许褚回到自己的住处之后,徐他等人欣喜若狂,因为他们谁不不怕,就只怕这金刚大力士一般的卫士长。于是众人身藏利刀,悄悄进入曹操的中军大帐。就在千钧一发之际,许褚来了!他什么来呢?不是下班休息了吗?原来,回到住处,他总是有点不放心,于是又回来巡视。进了大帐篷,徐他等人才突然发现是他,自然是大吃一惊,脸色大变。许褚立刻出手,将徐他等人一一制服,审问之后马上送上西天。真相大白之后,曹操更加信任许褚,也更加注意自己的安全,进进出出,时刻都要把许褚带在身边。许褚就这样,凭借自己的敬业心、责任心以及更重要的忠诚心,第一次把曹操从死神手中抢夺了回来。打败袁绍之后,曹操封了许褚一个关内侯的爵位,以示奖励,从此许褚就成为许侯爷了。
徐他事件之后,曹操的安全得到许褚进一步的保障,从内部对曹操发动近身行刺的事件,就很少见到了。因此,许褚到了十年之后,才又有了解救曹操于危难的机会,这是什么样的机会呢?
建安十六年(211),曹操向西边的关陇地区发展。当年八月,亲自赶往关中地区的东大门潼关。潼关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北面黄河的南岸边,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关于此处的极为独特的地理形势,我在讲述马超的时候已有详细描绘,这里不再重复。当时控制关中地区的杂牌军将领马超等人,集中十万兵力在此扼守,曹军无法向西挺进。曹操采纳大将徐晃的计策,绕道杀进关中。首先派先遣部队,从潼关的东边渡过黄河,前往北面的蒲坂县(今山西省永济市),再由此向西强渡黄河,在河西岸建立根据地。然后主力军团再按这条路线如法炮制,就可以全部杀进关中。当年闰八月,先遣部队得手,曹操随即指挥主力,从潼关的东边陆续北渡黄河。
就在曹操准备随同最后一批部队渡河的时候,马超上万骑兵向岸边杀来。开始曹操很淡定,不走。身边的许褚急得心急火燎,也不管曹操同意不同意,架起曹操就奔往河边的渡船上。刚刚才爬上船,马超骑兵已经赶到岸边,箭如雨下。许褚连忙举起硬质马鞍,为曹操遮挡利箭。刚刚离开河岸,驾船的船老大又被飞箭射死,那船就晃悠悠向下游漂去。马超的骑兵,沿着河岸一边追,一边用箭射。许褚见势不好,立刻只用左手举马鞍,腾出右手来操纵船舵。他是在淮河边上长大的,驾船对他不是难事。俗话说,艺多不压身。关键时刻,他的驾船功夫还派上了用场,把船转向北岸,曹操这才侥幸脱离险境。用曹操自己的话来说,今天差点被马超小贼困住了。
曹操成功绕过潼关,又向南稳步推进,当年九月,推进到了渭河的南岸。从这里向西进攻关中的中心城市长安,就没有什么天险阻挡了。战局不利,马超想对曹操玩计谋,请求割让地盘,双方讲和退兵。曹操表面答应,暗中要用离间之计。这一日,双方都把兵马退后,那边的马超和韩遂,这边的曹操带着许褚,二对二,骑着马来在战场的中间地带,开始讲和之前的接触。身强力壮的马超,本想在见面时,突然出手生擒曹操,但是看到曹操身边的那位,身材高大粗壮,面相雄壮威严,怀疑是著名的无敌勇士许褚,于是问道:“听说曹公有一位号称虎侯的勇士,他在哪里啊?”曹操回头一指,只见许褚怒睁双眼,死死盯住马超。马超觉得没有必胜的把握,只好打消念头。曹操故意同韩遂单独交谈,越说越高兴,越说就离开马超越远,好长时间才分手。马超怀疑韩遂与曹操暗中勾结,人心就散了。不久双方决战,曹操一战成功,打败联军,控制关中,西北方向的版图格局彻底改变。
细算起来,潼关之战中,曹操的性命被许褚解救了四次之多。第一次,是曹操在岸上玩儿淡定,不是许褚架起他就往船上奔,命就没了。第二次,上了渡船,马超骑兵赶到,箭如雨下,不是许褚急中生智,举起硬质马鞍为他遮挡,命也没了。第三次,船老大被射死,渡船沿着河边漂流,对方骑兵在岸上追击,不是许褚去掌舵转向北岸,命也没了。第四次,马超要在碰面时搞突然袭击,不是许褚跟得紧,命也没了。一场大战,竟然救了当家人的四次命,这在三国的军事史上,堪称绝无仅有。再加上此前擒杀徐他的那一次,总共就有五次之多。因此,战后庆功,曹操特别提升他为武卫中郎将。中郎将是当时武将中的一类,比此前许褚担任的校尉,级别要高。武卫这个名号,此前还没有,是从许褚开的头。曹操的意思,就是勉励许褚:要用你的超级武勇,来保卫我曹操。从此,武卫中郎将,后来又升格为武卫将军,就成为曹魏君主卫士长的专门职务名称。
许褚的威猛、敬业,我们已经充分领略到了。如果从人性的角度去观察,他还有什么样的可贵品质,能够给后世有益的启示呢?
后世对许褚的印象,基本上就是一个力大无穷的威猛先生,腰板儿粗,肌肉块儿粗,性格同样也粗,由外到内都是粗线条的角色。这也难怪,人的外貌同他的性格,往往是对应的:外貌五大三粗的威猛先生,往往性格豪放,举止张扬,说话很冲。所以我们的文学艺术作品,也会这样来塑造人物形象——大块头汉子,进了酒店把桌子猛然一拍,高叫一声:“拿酒来!”其实,不仅后世的人们对许褚有误解,就是在当时曹操的军队中,也有人对他的真实秉性并不了解。他们因为许褚力大如虎,但是话语又特别少,很木讷,似乎有点痴呆,所以送他一个外号,叫做“虎痴”。当然在潼关的马超,当面不好这样叫他,所以尊称他为“虎侯”。结果这一尊称从此流传天下,以至于人们还以为这是许褚的真实姓名,姓虎,名侯。你会问了,有姓虎的吗?说句题外话,这世上还真有姓虎的,而且在我们四川,姓虎的虎,往往不读成虎字的音,而会读成“猫(mo)”字的音,有趣吧?
那么许褚内在的秉性,真是这样的吗?其实,完全不是这样。请看《三国志》卷十八《许褚传》中,对他的档案记录:“性谨慎奉法,质重少言。”虽然只有简短的九个字,但是很值得琢磨一番。
史文列举许褚的秉性,具体有四点:非常谨慎,奉公守法,质朴稳重,话语很少。看来他的性格,属于内敛、沉稳、低调的精细型,与他的外貌形成极大的反差,对于后世人们的印象来说,这就真有点令人大跌眼镜了。
有没有具体的例子呢?有的,史书上记录了一个非常典型的故事,能够把上面许褚人性上的四个特点,全部展现出来。建安二十一年(216),曹操高升为魏王之后,在南方镇守的大将曹仁,回到后方来朝拜祝贺。这曹仁是曹操的堂弟,关系很亲近,身份很贵重,深受曹操信任,特别派他担任荆州战区的总指挥官,对付南边的关羽。在姓曹的宗族将领中,他的地位高居第一。这一天,曹仁来见曹操,曹操在内室里面还没有出来。曹仁看到在殿堂门外执勤的许褚,就邀请许褚,两个人一起到旁边的休息室里面谈话。当时曹仁的军职,是征南将军,比许褚要高好几级,又掌控军权,还是曹操的宗族近亲,所以在外人看来,他的邀请属于屈尊,是非常看得起许褚的表示。但是,许褚的反应怎样呢?他只简短回答了三个字:“王将出。”魏王就要出来了。说完便转头进入殿堂。曹仁哪里受过这种冷遇?心中非常不愉快。有人就责怪许褚说:“征南将军是宗族重臣,特别屈尊请你交谈,你怎么能断然推辞呢?”许褚的回答依然简短,却很值得琢磨:“他虽然关系亲近地位贵重,总归还是在外边保卫国家的大将。而我许褚属于内臣,在公众场合同他交谈就够了,两个人私下进入休息室里面去谈什么呢!”后来曹操听到他的回答,就更加看重和喜欢他了。
曹操更加看重和喜欢他的原因是什么?“三国探客”告诉你。
原来,当时在君主身边的侍从官员,叫做内臣;而在远方战区统领军队的将领,称为外藩,即外边的屏障。参与机密的内臣,如果与手握兵权的外藩,相互串通,内外勾结,就会对君主构成巨大的威胁。因此,内臣与外藩发生关系,被视为官场的一大禁忌。而曹操的规矩更为严厉,就连内臣与封为诸侯的自己儿子们交往密切,也是大罪一桩。著名的杨修,是他身边的主要幕僚,后来被他处死。主要罪名之一,就是“交关诸侯”,指他与自己的儿子曹植交往关联,事见《三国志》卷十九《曹植传》裴松之注引《典略》。明白了这样的时代政治背景,再来看许褚的人性品质,就会有深刻的感受。他之所以拒绝与曹仁进入内室私下谈话,是因为他很清楚曹操的规矩和红线,而且非常自觉地去遵守规矩,远离红线,四个人性特点中的前三个,非常谨慎,奉公守法,质朴稳重,就都充分展现出来。至于话语很少,三个字的回答“王将出”还不够少吗?要知道,在君主身边的内臣,了解的机密太多,如果不好好管住自己的嘴巴,有你的好果子吃。可见许褚话语很少,根本还在于他非常谨慎和奉公守法。
综合许褚一生五次解救曹操,使得三国历史不被改写的重要贡献,他在曹魏的战将型名将中,应当评为仅次于邓艾、张辽的第三名。
许褚的一生,历经曹操、曹丕、曹叡这祖孙三朝,一直担任至关重要的卫士长,而这祖孙三代,都是很不好侍候的主子。可是许褚长期任职,却没有犯下任何过错,最后得到光荣善终,这看起来很平常,其实却很不简单。他哪里是什么愚笨呆傻的“虎痴”?他才真正是聪明绝顶的明白人啊!成语有“大智若愚”,是从苏东坡的“大智如愚”而来。放在许褚身上,就是“大智若痴”,完全当得起“大智虎侯”四个字。相形之下,表面上看来非常聪明的杨修,其实才真正是相当呆傻,因为他连自己的人身安全都保不住,还算是聪明人吗?应当反过来给他四个字的评语,就是“大愚若智”。当今的社会,争着当聪明人的很多,觉得自己是聪明人的也很多。既然聪明,所以做事往往就不谨慎,不稳重,甚至总想钻法律规章的空子,结果因此摊上事儿,甚至摊上大事儿的,也不在少数。如果要想不摊上事儿,尤其是不摊上大事儿,琢磨琢磨许褚,或许能得到有益的借鉴。这正是:
服侍三朝无过错,虎侯大智有谁知?
关于许褚就讲到这里。至此,三国名将的讲述全部结束。从以上诸多名将的身上,我们不仅可以看到金戈铁马的辉煌战功,隐秘深藏的历史玄机,而且可以领略到绚丽多姿的文化风韵,光彩照人的人性光辉。但愿这一切,能够给你带来心灵的启迪和精神的愉悦。
附录一本书名将重大战事年表
年代名将战事
建安三年(198)冬下邳之战,曹操擒杀劲敌吕布,在黄河中下游的南岸,成功扩大地盘。
建安五年(200)夏白马之战,关羽在万军之中,刺杀袁绍麾下第一名将颜良。
建安五年(200)冬官渡之战,曹操以弱胜强,大破总体实力最强大的对手袁绍,称雄北方。
建安十二年(207)秋柳城白狼山之战,张辽充当前锋,大破乌丸骑兵,平定乌丸。
建安十三年(208)春江夏之战,周瑜在沔口,攻灭宿敌黄祖。
建安十三年(208)冬赤壁之战,周瑜以三万人马,对抗实际兵力二十多万的曹军,大破曹操,开创三分鼎立的初始格局。
建安十四年(209)江陵之战,周瑜在江陵击退曹仁,攻占江陵。
建安十六年(211)秋潼关之战,许褚多次解救曹操;马超痛失取胜机会,被曹操击败,逃奔凉州。
建安十九年(214)江州之战,张飞俘虏刘璋大将严颜,待若上宾,顺利清除前进障碍。
建安二十年(215)秋合肥之战,张辽以七千人马,成功击退孙权十万大军,还几乎俘获孙权。
建安二十年(215)三郡之战,吕蒙巧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
建安二十年(215)冬宕渠之战,张飞大破曹魏大将张郃。
建安二十四年(219)夏汉中北山之战,赵云采用空营计,成功抵御曹操。
建安二十四年(219)秋樊城之战,关羽围攻曹魏军事重镇樊城、襄阳,水淹七军,斩杀庞德,俘虏大将于禁。
建安二十四年(219)冬荆州之战,吕蒙在当阳袭杀关羽,攻占荆州。
黄武元年(222)夏猇亭之战,陆逊以弱胜强,大破刘备。
黄武二年(223)春江陵之战,朱然以五千人马,胜利击退十倍以上曹军的围攻,威震敌国。
建兴三年(225)夏南中之战,诸葛亮五月渡泸,当年平定南中。
建兴五年(227)春诸葛亮统兵北伐,进驻汉中。
建兴六年(228)春祁山之战,诸葛亮首次出兵祁山,街亭失利,全军撤退。
建兴六年(228)冬陈仓之战,诸葛亮围攻魏将郝昭于陈仓,不克,全军撤退。
黄武七年(228)秋石亭之战,陆逊以六万人马对抗十万曹军,大破曹休。
建兴九年(231)春祁山之战,诸葛亮第二次出兵祁山,以木牛运输,粮尽撤军时,设伏射杀曹魏大将张郃。
建兴十二年(234)春五丈原之战,诸葛亮从褒斜道出兵,以流马运输,司马懿固守不战,诸葛亮分兵屯田,准备就地长期抗战,秋天病死在五丈原。
景初二年(238)秋辽东之战,司马懿长途奔袭四千里,攻灭辽东割据者公孙渊。
嘉平三年(251)夏淮南之战,司马懿擒杀举兵对抗的扬州战区指挥官王凌。
甘露元年(256)秋段谷之战,邓艾击败蜀汉主将姜维,扭转陇西战场的不利态势。
景元四年(263)冬伐蜀之战,邓艾以两万兵马,翻越摩天岭,从小路奇袭成都,攻灭蜀汉政权。
凤凰元年(272)冬西陵之战,陆抗以三万人马,成功击退西晋八万大军。
附录二主要参考文献
《汉书》,班固撰。
《后汉书》,范晔撰。
《续汉志》,司马彪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