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shuyuedu.com,世家的天下:魏晋豪门与皇帝的争权之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卫瓘一句话都不说。他板着脸瞪着钟会,静静地等待着,只要驻守在皇宫外的魏军得知钟会谋反的消息便有转机。
3月1日深夜,钟会和卫瓘各自将佩剑横置在膝盖上,二人警觉地盯着对方,就这样僵持了整宿。
到了凌晨时分,皇宫外突然响起此起彼伏的鼓噪声,钟会谋反的消息终于传了出去。而对于卫瓘来说,他必须要尽快远离钟会,否则一旦发生哗变,难保不会殃及池鱼。现在,他最重要的就是避免钟会的怀疑。
“外头怎么回事?”钟会侧耳倾听着宫外的喧哗。
卫瓘假装不安道:“各营将领都被软禁,恐怕军心开始躁动了。”
钟会完全不知道正是卫瓘将这消息传递给宫外魏军的。他担心军队哗变,既想让卫瓘出面安抚,又担心卫瓘和宫外将士串通一气。纠结了一会儿,他谨慎地试探道:“卫瓘,你能不能出去安抚军心?”
卫瓘迫切想要脱身,眼见机会摆在眼前,却装出一副犹恐避之不及的样子。他摇头说:“你是主帅,你应该亲自去。”
钟会听罢更加不敢出去,他对卫瓘的语气从起初的试探变成了命令:“监军应该先行,我随后再去。”
卫瓘欲擒故纵的心理战术运用得相当成功,他不再推辞,万般无奈地站了起来。他彻夜未眠,且精神高度紧绷,现在突然起身,一阵头晕目眩,差点跌倒。这并不完全是假装,不过被他有意夸大,以让钟会放松戒心。然后,他摇摇晃晃地朝皇宫外走去。
钟会望着卫瓘的背影越走越远,隐隐有些后悔:“把卫瓘叫回来!”他对几名侍卫吩咐道。
这时,卫瓘马上就能走出宫门外了。他听到身后侍卫的脚步声,佯装踉跄摔倒在地。
侍卫见状连忙扶起卫瓘:“监军大人!钟将军请您回去。”
“我宿疾复发,要回营服药。”卫瓘虚弱地说。
侍卫有些为难,他们得到的命令并非抓捕卫瓘,也不好勉强。就这样,卫瓘逃到宫外。
钟会见卫瓘已脱离自己的控制,心下忐忑不安,于是又派亲信和医生前去卫瓘营中探望。
卫瓘早已料到,他一回到自己营中就开始猛喝盐水,不一会儿便吐得满地狼藉。他素来身体羸弱,经过这么一番折腾,更显得和垂死之人没两样。
钟会派来的亲信和医生看到卫瓘这副可怜相,遂回宫向钟会复命:“卫瓘恐怕是真不行了。”如此,钟会才稍稍放下心来。
待钟会的人走后,卫瓘挣扎着起身,提笔写就一封檄文,传阅驻守成都的魏军,并约定3月3日上午一齐攻破皇宫,诛杀钟会。
恰在此时,姜维渐渐察觉到情况有变。
“怎么办?”钟会惶惶不安。
“赶紧把软禁的诸将全都杀了!”姜维预感到成功的希望渺茫,唯愿能杀尽魏将,弄个玉石俱焚。
钟会始终没敢下手,他并非对这些昔日的同僚心存怜悯,只是不想把自己逼到没有退路。
3月3日清晨,按照卫瓘事先的约定,魏军应该开始准备攻入皇宫了。可是,魏军各营的高级将领均被软禁在皇宫内,而主事的下级将领都有些没底,毕竟,向最高统帅钟会发起袭击确实需要极大的勇气。他们不敢确定卫瓘所言是否属实,担心自己会因此被扣上谋反的罪名。
魏军将领踌躇不前,一直耗到了中午时分。
眼见日上三竿,一个青年将领突然高声喝喊:“还有什么可怀疑的!有我父亲书信为证。如果再不行动,他们都会被钟会杀死!”这青年名叫胡渊,正是胡烈的儿子。言讫,他擂起战鼓,带着胡烈的部队率先攻向皇宫。在胡渊的带领下,魏军将士放下困惑纷纷响应。甚至那些没有将帅带领的士卒,也争先恐后地加入到这场战争中。为何会这样?在钟会眼里,这十几万魏军只是由他摆布的棋子,可是他似乎忘记了,这十几万独立的个体,均心存一个共同的念头,那就是返回中原的家乡。
术与道:同命不同路
成都城内响起震天的呐喊声。虽然魏军的目标是躲在皇宫内的钟会,但刀剑无眼,成都百姓因这场突如其来的兵祸遭受了一场浩劫,霎时间,箭雨纷飞、火光四起。就在这一片鬼哭狼嚎声中,魏将庞会没有跟着其他同僚冲向皇宫,他独自率领本部兵士搜寻着自己的目标。
“说!关氏居住在何处?饶你不死!”他抓住几个百姓盘问。
很快,庞会顺着百姓的指引来到关氏宅邸前:“冲进去!无论男女老幼,全杀了!”这位庞会即是四十多年前的樊城之战中被关羽斩首的魏将庞德之子,他的仇恨,在压抑近半个世纪后终于发泄出来。关羽的子嗣也就在这场浩劫中被灭绝了。后世,虽然总有关姓者声称自己是关羽后人,但基本都可以断定为冒充。
这时候,钟会已经获悉魏军向自己发起进攻的消息。
“事到临头,唯有拼死一搏!快下令将软禁的魏将杀掉吧!”姜维暗思:纵然不能复兴蜀汉,但让你和那些魏将陪葬,老夫也死而无憾。
到了这步田地,钟会不得不答应。
十几名士兵冲向软禁胡烈等人的宫室。
胡烈等人用尽全力抵住大门:“千万不能让他们进来!”双方就这样隔着门僵持,等待局势出现转机。
眼看胡烈就要坚持不住了,危急关头,胡渊终于率军杀到,将自己父亲和其他被软禁的将领救了出来。随后,魏军继续冲向皇宫大殿。
姜维正率领着部分蜀军驻守在大殿外,他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魏军根本抵挡不住。
“那人是姜维!”魏军一边喊着,一边把姜维团团包围。他们不需要任何将领指挥,完全出于对回家的渴望奋不顾身地战斗着。
“杀了他!”齐刷刷的长枪刺向姜维。
姜维确实值得魏军憎恨,一个月前,邓艾兵不血刃和平接收成都,可是经此一劫,魏军将士险些面临无法返回家乡的绝境,更导致无数人横死。顷刻间,姜维的腹腔被刺穿,口吐鲜血倒在地上,不停抽搐。魏军仍没有善罢甘休,他们怀着强烈的仇恨用刀划开姜维的肚子。“就是这个人,和钟会串通一气,打算再度掀起战乱!”魏军士兵一边说着,一边把姜维的内脏全扯了出来。
“看看姜维的胆,还真是大如斗!难怪会干出这种事!”一名魏军手托着血淋淋的胆脏骂道。在古代,人们普遍认为胆的体积决定了胆量的大小。
姜维半睁着眼睛,脸部肌肉不住地颤动,他看到自己的内脏被高高举过头顶……三十多年来,他从一个走投无路的魏国降将变成蜀国实力最强的重臣,为此,他甚至割舍下远在雍州的老母。在姜维的大半生中,他始终为建功立业拼搏,诚然,他怀着对蜀汉强烈的忠心,可必须要这样讲,他的拼搏反而加速了蜀汉的灭亡,这毋庸置疑。或许有人会反驳,难道蜀汉不频繁发起战争就不会亡国吗?不确知。但是连年征战的确极大削弱了蜀汉的国力且让百姓陷入苦难,而反观魏国,自淮南平叛后整整休养生息了六年,其间从未主动挑起任何战争,国力得以快速提升。另外,姜维激起了蜀汉臣民强烈的反战情绪,这让他众叛亲离,再加上擅改汉中防御体系,无异于自毁家门。可是,在蜀汉已经亡国后,姜维却依旧不忘复兴社稷。他最后以失败告终,并因此赔上了他自己和很多人的生命。
此刻,姜维的内脏几乎被掏空了,他的躯体终于停止抽搐魂归西天,然而,他的双眼至死都没有闭上,依然仰望着成都的天空。
应该如何给姜维下个定论呢?从个人角度来讲,姜维拥有常人无法企及的执着,在他的心里永远没有“放弃”这两个字。但从更宏大的角度来讲,姜维为实现个人价值,不惜将国家拖入战乱,且无视旁人的生命。他是个逆流而上的勇士,同时也是个将自己的价值观凌驾于众生之上的野心家。后世大部分史学家对姜维评价很低,但也有少数人对姜维极尽推崇。笔者想尝试着把这位蜀汉末期的重臣形容得更加简单、纯粹些,那么或许可以这样讲——他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惜牺牲一切的人。
和姜维同时阵亡的还有蜀汉老将张翼,以及蒋琬之子蒋斌等人。蒋斌早在镇守汉城时就跟钟会搭上了关系,可是张翼,这位极度反感姜维的人也不幸卷入此劫,不能不为之遗憾。
蜀汉早在两个月前,也就是公元263年12月亡国,不过,应该说,在公元264年3月3日,随着蜀汉最后一位重臣姜维的死,这个偏居一隅的小国才算被盖上了棺材盖。
蜀汉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国家,从诸葛亮到蒋琬、费祎、姜维这四位重臣(当然也可以称为权臣)来看,他们毕生沿着自己信仰的政治理想迈进,无论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对还是错,他们从没有将权力用于一己私利,也没有让自己的后代或亲属从中获利。这实在很不寻常,为什么蜀汉重臣和魏国的司马氏、吴国的诸葛恪、孙峻、孙有这么大的差别?难道仅仅归结于他们的个人道德操守?抑或是刘禅高明的政治手段?不可否认,这两个原因的确存在。但是,放到现代,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更准确地形容——企业文化。在诸葛亮执政时代,这种企业文化便被建立起来。诸葛亮权势之大,在当时无人能望其项背,但他在临死前,以一种极健康的形式传给了下届继任者。虽然蒋琬、费祎和姜维的政治理念截然不同,但他们均继承了诸葛亮那份执着,并不惜一切来捍卫自己的理想。从某种意义来讲,这也算是蜀汉的“道”,因为这“道”,这个最为弱小的国家坚挺了这么久。
在老子写的《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治大国若烹小鲜。”这个意思是说,治理国家要像烹饪小鱼一样谨慎,倘若总是搅动,鱼肉易碎,执政更不能频繁折腾百姓。蜀汉这四位重臣中,蒋琬执政最能体现这一特点,他实施的政治举措均以不扰民为第一优先考虑。
逐渐地,魏军将士舍弃了姜维的尸体,又争先恐后地杀向钟会。此时,钟会正绕着皇宫仓皇逃命,他当然逃不出去,唯希望这样能稍稍延长自己的生命。没跑多远,他便被愤怒的魏军追上剁成了肉泥。
钟会一生中翻越了无数高峰,他每次爬到峰顶后总能发现另一座更高的,这次,他才刚刚准备攀登,就失足跌落深渊,粉身碎骨了。对于利,大概没什么人能比钟会更敏感了吧。以他的性格,或许永远都不会满足。因为人生之路上总有无穷无尽的高峰,而绝大部分人从来没有意识到,其中最高最雄伟的人生之巅,乃是克服自己的性格弱点和无尽的贪婪。这位颍川名族钟家的后裔,身为三国晚期著名的重臣,无论谋略,还是才学,俱出类拔萃,但他最终还是被自己的野心吞噬了。
钟会死后本应露天暴尸,却被僚属向雄妥善安葬。向雄不是第一次干出这种事,几年前,他也曾冒着死罪为王经哭丧下葬。
司马昭听说后有点不高兴:“上次你给王经哭丧我... -->>
卫瓘一句话都不说。他板着脸瞪着钟会,静静地等待着,只要驻守在皇宫外的魏军得知钟会谋反的消息便有转机。
3月1日深夜,钟会和卫瓘各自将佩剑横置在膝盖上,二人警觉地盯着对方,就这样僵持了整宿。
到了凌晨时分,皇宫外突然响起此起彼伏的鼓噪声,钟会谋反的消息终于传了出去。而对于卫瓘来说,他必须要尽快远离钟会,否则一旦发生哗变,难保不会殃及池鱼。现在,他最重要的就是避免钟会的怀疑。
“外头怎么回事?”钟会侧耳倾听着宫外的喧哗。
卫瓘假装不安道:“各营将领都被软禁,恐怕军心开始躁动了。”
钟会完全不知道正是卫瓘将这消息传递给宫外魏军的。他担心军队哗变,既想让卫瓘出面安抚,又担心卫瓘和宫外将士串通一气。纠结了一会儿,他谨慎地试探道:“卫瓘,你能不能出去安抚军心?”
卫瓘迫切想要脱身,眼见机会摆在眼前,却装出一副犹恐避之不及的样子。他摇头说:“你是主帅,你应该亲自去。”
钟会听罢更加不敢出去,他对卫瓘的语气从起初的试探变成了命令:“监军应该先行,我随后再去。”
卫瓘欲擒故纵的心理战术运用得相当成功,他不再推辞,万般无奈地站了起来。他彻夜未眠,且精神高度紧绷,现在突然起身,一阵头晕目眩,差点跌倒。这并不完全是假装,不过被他有意夸大,以让钟会放松戒心。然后,他摇摇晃晃地朝皇宫外走去。
钟会望着卫瓘的背影越走越远,隐隐有些后悔:“把卫瓘叫回来!”他对几名侍卫吩咐道。
这时,卫瓘马上就能走出宫门外了。他听到身后侍卫的脚步声,佯装踉跄摔倒在地。
侍卫见状连忙扶起卫瓘:“监军大人!钟将军请您回去。”
“我宿疾复发,要回营服药。”卫瓘虚弱地说。
侍卫有些为难,他们得到的命令并非抓捕卫瓘,也不好勉强。就这样,卫瓘逃到宫外。
钟会见卫瓘已脱离自己的控制,心下忐忑不安,于是又派亲信和医生前去卫瓘营中探望。
卫瓘早已料到,他一回到自己营中就开始猛喝盐水,不一会儿便吐得满地狼藉。他素来身体羸弱,经过这么一番折腾,更显得和垂死之人没两样。
钟会派来的亲信和医生看到卫瓘这副可怜相,遂回宫向钟会复命:“卫瓘恐怕是真不行了。”如此,钟会才稍稍放下心来。
待钟会的人走后,卫瓘挣扎着起身,提笔写就一封檄文,传阅驻守成都的魏军,并约定3月3日上午一齐攻破皇宫,诛杀钟会。
恰在此时,姜维渐渐察觉到情况有变。
“怎么办?”钟会惶惶不安。
“赶紧把软禁的诸将全都杀了!”姜维预感到成功的希望渺茫,唯愿能杀尽魏将,弄个玉石俱焚。
钟会始终没敢下手,他并非对这些昔日的同僚心存怜悯,只是不想把自己逼到没有退路。
3月3日清晨,按照卫瓘事先的约定,魏军应该开始准备攻入皇宫了。可是,魏军各营的高级将领均被软禁在皇宫内,而主事的下级将领都有些没底,毕竟,向最高统帅钟会发起袭击确实需要极大的勇气。他们不敢确定卫瓘所言是否属实,担心自己会因此被扣上谋反的罪名。
魏军将领踌躇不前,一直耗到了中午时分。
眼见日上三竿,一个青年将领突然高声喝喊:“还有什么可怀疑的!有我父亲书信为证。如果再不行动,他们都会被钟会杀死!”这青年名叫胡渊,正是胡烈的儿子。言讫,他擂起战鼓,带着胡烈的部队率先攻向皇宫。在胡渊的带领下,魏军将士放下困惑纷纷响应。甚至那些没有将帅带领的士卒,也争先恐后地加入到这场战争中。为何会这样?在钟会眼里,这十几万魏军只是由他摆布的棋子,可是他似乎忘记了,这十几万独立的个体,均心存一个共同的念头,那就是返回中原的家乡。
术与道:同命不同路
成都城内响起震天的呐喊声。虽然魏军的目标是躲在皇宫内的钟会,但刀剑无眼,成都百姓因这场突如其来的兵祸遭受了一场浩劫,霎时间,箭雨纷飞、火光四起。就在这一片鬼哭狼嚎声中,魏将庞会没有跟着其他同僚冲向皇宫,他独自率领本部兵士搜寻着自己的目标。
“说!关氏居住在何处?饶你不死!”他抓住几个百姓盘问。
很快,庞会顺着百姓的指引来到关氏宅邸前:“冲进去!无论男女老幼,全杀了!”这位庞会即是四十多年前的樊城之战中被关羽斩首的魏将庞德之子,他的仇恨,在压抑近半个世纪后终于发泄出来。关羽的子嗣也就在这场浩劫中被灭绝了。后世,虽然总有关姓者声称自己是关羽后人,但基本都可以断定为冒充。
这时候,钟会已经获悉魏军向自己发起进攻的消息。
“事到临头,唯有拼死一搏!快下令将软禁的魏将杀掉吧!”姜维暗思:纵然不能复兴蜀汉,但让你和那些魏将陪葬,老夫也死而无憾。
到了这步田地,钟会不得不答应。
十几名士兵冲向软禁胡烈等人的宫室。
胡烈等人用尽全力抵住大门:“千万不能让他们进来!”双方就这样隔着门僵持,等待局势出现转机。
眼看胡烈就要坚持不住了,危急关头,胡渊终于率军杀到,将自己父亲和其他被软禁的将领救了出来。随后,魏军继续冲向皇宫大殿。
姜维正率领着部分蜀军驻守在大殿外,他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魏军根本抵挡不住。
“那人是姜维!”魏军一边喊着,一边把姜维团团包围。他们不需要任何将领指挥,完全出于对回家的渴望奋不顾身地战斗着。
“杀了他!”齐刷刷的长枪刺向姜维。
姜维确实值得魏军憎恨,一个月前,邓艾兵不血刃和平接收成都,可是经此一劫,魏军将士险些面临无法返回家乡的绝境,更导致无数人横死。顷刻间,姜维的腹腔被刺穿,口吐鲜血倒在地上,不停抽搐。魏军仍没有善罢甘休,他们怀着强烈的仇恨用刀划开姜维的肚子。“就是这个人,和钟会串通一气,打算再度掀起战乱!”魏军士兵一边说着,一边把姜维的内脏全扯了出来。
“看看姜维的胆,还真是大如斗!难怪会干出这种事!”一名魏军手托着血淋淋的胆脏骂道。在古代,人们普遍认为胆的体积决定了胆量的大小。
姜维半睁着眼睛,脸部肌肉不住地颤动,他看到自己的内脏被高高举过头顶……三十多年来,他从一个走投无路的魏国降将变成蜀国实力最强的重臣,为此,他甚至割舍下远在雍州的老母。在姜维的大半生中,他始终为建功立业拼搏,诚然,他怀着对蜀汉强烈的忠心,可必须要这样讲,他的拼搏反而加速了蜀汉的灭亡,这毋庸置疑。或许有人会反驳,难道蜀汉不频繁发起战争就不会亡国吗?不确知。但是连年征战的确极大削弱了蜀汉的国力且让百姓陷入苦难,而反观魏国,自淮南平叛后整整休养生息了六年,其间从未主动挑起任何战争,国力得以快速提升。另外,姜维激起了蜀汉臣民强烈的反战情绪,这让他众叛亲离,再加上擅改汉中防御体系,无异于自毁家门。可是,在蜀汉已经亡国后,姜维却依旧不忘复兴社稷。他最后以失败告终,并因此赔上了他自己和很多人的生命。
此刻,姜维的内脏几乎被掏空了,他的躯体终于停止抽搐魂归西天,然而,他的双眼至死都没有闭上,依然仰望着成都的天空。
应该如何给姜维下个定论呢?从个人角度来讲,姜维拥有常人无法企及的执着,在他的心里永远没有“放弃”这两个字。但从更宏大的角度来讲,姜维为实现个人价值,不惜将国家拖入战乱,且无视旁人的生命。他是个逆流而上的勇士,同时也是个将自己的价值观凌驾于众生之上的野心家。后世大部分史学家对姜维评价很低,但也有少数人对姜维极尽推崇。笔者想尝试着把这位蜀汉末期的重臣形容得更加简单、纯粹些,那么或许可以这样讲——他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惜牺牲一切的人。
和姜维同时阵亡的还有蜀汉老将张翼,以及蒋琬之子蒋斌等人。蒋斌早在镇守汉城时就跟钟会搭上了关系,可是张翼,这位极度反感姜维的人也不幸卷入此劫,不能不为之遗憾。
蜀汉早在两个月前,也就是公元263年12月亡国,不过,应该说,在公元264年3月3日,随着蜀汉最后一位重臣姜维的死,这个偏居一隅的小国才算被盖上了棺材盖。
蜀汉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国家,从诸葛亮到蒋琬、费祎、姜维这四位重臣(当然也可以称为权臣)来看,他们毕生沿着自己信仰的政治理想迈进,无论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对还是错,他们从没有将权力用于一己私利,也没有让自己的后代或亲属从中获利。这实在很不寻常,为什么蜀汉重臣和魏国的司马氏、吴国的诸葛恪、孙峻、孙有这么大的差别?难道仅仅归结于他们的个人道德操守?抑或是刘禅高明的政治手段?不可否认,这两个原因的确存在。但是,放到现代,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更准确地形容——企业文化。在诸葛亮执政时代,这种企业文化便被建立起来。诸葛亮权势之大,在当时无人能望其项背,但他在临死前,以一种极健康的形式传给了下届继任者。虽然蒋琬、费祎和姜维的政治理念截然不同,但他们均继承了诸葛亮那份执着,并不惜一切来捍卫自己的理想。从某种意义来讲,这也算是蜀汉的“道”,因为这“道”,这个最为弱小的国家坚挺了这么久。
在老子写的《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治大国若烹小鲜。”这个意思是说,治理国家要像烹饪小鱼一样谨慎,倘若总是搅动,鱼肉易碎,执政更不能频繁折腾百姓。蜀汉这四位重臣中,蒋琬执政最能体现这一特点,他实施的政治举措均以不扰民为第一优先考虑。
逐渐地,魏军将士舍弃了姜维的尸体,又争先恐后地杀向钟会。此时,钟会正绕着皇宫仓皇逃命,他当然逃不出去,唯希望这样能稍稍延长自己的生命。没跑多远,他便被愤怒的魏军追上剁成了肉泥。
钟会一生中翻越了无数高峰,他每次爬到峰顶后总能发现另一座更高的,这次,他才刚刚准备攀登,就失足跌落深渊,粉身碎骨了。对于利,大概没什么人能比钟会更敏感了吧。以他的性格,或许永远都不会满足。因为人生之路上总有无穷无尽的高峰,而绝大部分人从来没有意识到,其中最高最雄伟的人生之巅,乃是克服自己的性格弱点和无尽的贪婪。这位颍川名族钟家的后裔,身为三国晚期著名的重臣,无论谋略,还是才学,俱出类拔萃,但他最终还是被自己的野心吞噬了。
钟会死后本应露天暴尸,却被僚属向雄妥善安葬。向雄不是第一次干出这种事,几年前,他也曾冒着死罪为王经哭丧下葬。
司马昭听说后有点不高兴:“上次你给王经哭丧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