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shuyuedu.com,重生之朕即国家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朱由校用杀言官的手段来威胁方从哲等人就范,除了维护威信外,更重要的是二人是皇权的拥护者。
神庙之所以让方从哲独支内阁,就是因为他听打整,能提他背黑锅;而孙如游入阁之后就上《朝条十事》,分别为保圣躬、勤圣学、揽主权、时召对、肃纪纲、挽世风、惜老成、延言路、饬边备、苏民困,其中揽主权一项,正中朱由校下怀。
虽然朱由校没有如同原来历史一样用魏进忠批阅奏章,每有批复俱出亲裁,但左光斗、刑科给事中魏应嘉、江西道试御史潘士良等认为‘未票先传、既票中易’有违祖制,‘中旨频宣’使‘票拟之权旁落’,应‘尽罢中旨’‘还票拟之职于阁臣’,达到‘重票拟以尊主权’目的。
‘重票拟以尊主权’无疑是想把皇帝作为神衹供奉起来,由内阁用票拟行使决策权,皇帝御批不能改变票拟内容,如有异议可发还重拟,不得以擅自改变。
如此,皇帝御批和内阁票拟的主次就不言自明了,朱由校既能看出揽主权与尊主权的一字之差,实质的权力归宿却天壤之别,就绝不会答应。
内阁制度发展到现在,阁臣渐渐将决策权把持在手中,地位等同于宰相,已经可以压制六部。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皇帝的劳累和决策失误,有后世君宪制的意思。
平心而论,这种集体决策应该视为民主进步。但有民主必然会有不同政见,进而形成各种政治势力,在如今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无疑会像原来的历史一样使朝臣陷于站队、相互攻讦、加重内耗的泥潭,反而没有集权来的高效。
朱由校要集权,但没有要解散内阁的意思,毕竟他的能力、精力都是有限的,只得仿效太祖建立内阁制的初衷:让内阁只有议政的权力,将决策权紧紧抓在手中,行政权归六部。
韩爌、刘一燝是新入阁,虽亲近东林,但还算恪守本分。朱由校留下他们,一为制衡,二为兼听则明,为的就是防止一党独大,并让内阁良性竞争。
……
朱由校看了看沉默不语的方从哲、孙如游后,板着脸走到杨涟面前,抬头看着这个四十出头的中年人,问道,“知朕为何让你伴驾到此吗?”
杨涟不敢和天子对视,下跪道,“皇上,臣蒙受先帝三十余日之深恩,如今梓宫在殡,陵园未建,此时求去有负先皇所托,请皇上降罪。”
朱由校登极之后便升杨涟为兵科都给事中(正七品,为兵科长官),对其信任有加。后来,杨涟因朝野怀疑,上疏《移宫始末》,经《京报》、邸报皆刊示曲直,朝野不再议论宫闱。
朱由校身为移宫的亲历者,在杨涟上《始末》之后自然要表彰他,称其‘忠直可嘉,志安社稷’,朝野却说杨涟此举居功邀宠,让他百口莫辩。
左光斗在来时,一路劝解杨涟留任,闻言也下跪道,“皇上,臣同魏应嘉、方孝孺都等皆以为移宫之事,杨涟功在社稷,从无居功之心,乞皇上慰留以光言路。”
杨涟不理会左光斗,叩头道,“臣主移宫实因有选侍欲垂帘之密谋,继离出震之时,诸臣共有防微虑隐之意,臣不过从诸臣后,竭蹷号呼相应和而已。且皇上登... -->>
朱由校用杀言官的手段来威胁方从哲等人就范,除了维护威信外,更重要的是二人是皇权的拥护者。
神庙之所以让方从哲独支内阁,就是因为他听打整,能提他背黑锅;而孙如游入阁之后就上《朝条十事》,分别为保圣躬、勤圣学、揽主权、时召对、肃纪纲、挽世风、惜老成、延言路、饬边备、苏民困,其中揽主权一项,正中朱由校下怀。
虽然朱由校没有如同原来历史一样用魏进忠批阅奏章,每有批复俱出亲裁,但左光斗、刑科给事中魏应嘉、江西道试御史潘士良等认为‘未票先传、既票中易’有违祖制,‘中旨频宣’使‘票拟之权旁落’,应‘尽罢中旨’‘还票拟之职于阁臣’,达到‘重票拟以尊主权’目的。
‘重票拟以尊主权’无疑是想把皇帝作为神衹供奉起来,由内阁用票拟行使决策权,皇帝御批不能改变票拟内容,如有异议可发还重拟,不得以擅自改变。
如此,皇帝御批和内阁票拟的主次就不言自明了,朱由校既能看出揽主权与尊主权的一字之差,实质的权力归宿却天壤之别,就绝不会答应。
内阁制度发展到现在,阁臣渐渐将决策权把持在手中,地位等同于宰相,已经可以压制六部。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皇帝的劳累和决策失误,有后世君宪制的意思。
平心而论,这种集体决策应该视为民主进步。但有民主必然会有不同政见,进而形成各种政治势力,在如今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无疑会像原来的历史一样使朝臣陷于站队、相互攻讦、加重内耗的泥潭,反而没有集权来的高效。
朱由校要集权,但没有要解散内阁的意思,毕竟他的能力、精力都是有限的,只得仿效太祖建立内阁制的初衷:让内阁只有议政的权力,将决策权紧紧抓在手中,行政权归六部。
韩爌、刘一燝是新入阁,虽亲近东林,但还算恪守本分。朱由校留下他们,一为制衡,二为兼听则明,为的就是防止一党独大,并让内阁良性竞争。
……
朱由校看了看沉默不语的方从哲、孙如游后,板着脸走到杨涟面前,抬头看着这个四十出头的中年人,问道,“知朕为何让你伴驾到此吗?”
杨涟不敢和天子对视,下跪道,“皇上,臣蒙受先帝三十余日之深恩,如今梓宫在殡,陵园未建,此时求去有负先皇所托,请皇上降罪。”
朱由校登极之后便升杨涟为兵科都给事中(正七品,为兵科长官),对其信任有加。后来,杨涟因朝野怀疑,上疏《移宫始末》,经《京报》、邸报皆刊示曲直,朝野不再议论宫闱。
朱由校身为移宫的亲历者,在杨涟上《始末》之后自然要表彰他,称其‘忠直可嘉,志安社稷’,朝野却说杨涟此举居功邀宠,让他百口莫辩。
左光斗在来时,一路劝解杨涟留任,闻言也下跪道,“皇上,臣同魏应嘉、方孝孺都等皆以为移宫之事,杨涟功在社稷,从无居功之心,乞皇上慰留以光言路。”
杨涟不理会左光斗,叩头道,“臣主移宫实因有选侍欲垂帘之密谋,继离出震之时,诸臣共有防微虑隐之意,臣不过从诸臣后,竭蹷号呼相应和而已。且皇上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