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shuyuedu.com,逆水行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nbsp;是萧衍治家无方、治国无方,才有了引狼入室、众叛亲离、江南生灵涂炭的悲惨结果,真的和佛祖没关系啊!
有官员“泣血上奏”,为佛教伸冤,说正如盐必不可少却绝不能多吃那样,梁武帝崇佛本来没错,但是他把握不住度,导致佞佛的结果,这不是佛祖的本意,怎么就要佛祖承担责任呢?
一个人不听劝,吃盐吃多齁死了,官府总不能因此怪罪卖盐的店家蓄意杀人吧?
这个人吃盐吃多齁死了,留下孤儿寡母被人欺负,横尸街头,这确实很惨,却不能怪罪卖盐的店家害人家破人亡吧?
宇文温看了几日的奏章,那些为佛教伸冤的人,所说全都是这种调调,还好,大家很识相,没敢说这是萧衍的因果报应:
萧衍当年(或前世)杀了一只猴精,所以猴精变成侯景来报仇。
当然没人敢说,因为只要有人敢这么说,宇文温就可以免费送澳州船票:朕潜邸时带兵打仗杀了那么多人,你是在暗示什么呢?
种种说辞,宇文温都不觉得意外,这些说辞听起来很有道理,然而这一套对他没用。
他的马前卒们,不会落入这种辩论陷阱,反正傅奕等人接下来就死死咬住一点:忘恩负义。
梁武帝在位期间,梁国上下为了崇佛、礼佛投入了不计其数的钱粮,结果呢?
你们这帮佛门子弟白吃、白喝、白住、白拿朝廷那么多好处,朝廷大难临头,结果一个个都失踪了?
这算什么?寻常人家养条狗看门,看门狗见歹人闯进来,好歹都知道叫唤几声!
说狗太难听是吧,好,春秋各国公子养食客,好歹都有“鸡鸣狗盗”之徒,你们呢?
萧衍纵然有万般过错,可他被叛军围在台城,不知佛门子弟可曾组织起来,结成义军前去救援?
拿了人家那么多好处,关键时刻开溜,这不是忘恩负义是什么?
忘恩负义,是傅奕以辩论为名,以报纸为载体,要向天下百姓传播的一个消息:佛门子弟当年拿了萧家天子那么大好处,结果关键时候袖手旁观,这就是忘恩负义!
傅奕不会和辩论对手纠缠,不会争论是否萧衍佞佛导致梁国国力虚弱,直接就揪着“忘恩负义”四个字拼命嚷嚷。
一有机会就要大声嚷嚷“忘恩负义”四个字,对方说一句,就重复一句,然后经过报纸扩散。
对于百姓来说,他们也许大字不识一个,也不知道什么大道理,但受人恩惠就要报恩的观念总是有的,而忘恩负义,大家都是知道这是小人行径。
这种策略,当然是宇文温传授的,效果不错,那些“辩论值”爆表的高僧,面对傅奕不断重复的“忘恩负义”四个字,即便说破天,都无法给出令人信服的说法。
道理很简单,不管来自天竺的佛教对“忘恩负义”有几种解释,反正中原百姓对于“忘恩负义”的理解,千百年来就是那样。
光靠几个辩论高手,根本就扭转不了这种根深蒂固的看法。
所有企图甩锅给萧衍的说辞,在“忘恩负义”四个字前,显得十分苍白。
这个问题,佛门子弟不可能回避,如果给不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佛教的名声怕是要受影响。
宇文温放下奏章,闭目养神,他看奏章不是想了解侯景之乱发生的根本原因,因为原因早就总结出来了。
他就想看看,这些心急如焚的信佛官员们,其“求生欲”有多强。
谈判技巧之一,就是不要成为首先开价之人,因为谁先开价,就很容易处于下风。
宇文温想知道,面对越来越不利的局面,焦头烂额的“拥佛”一方,会开出什么价码。
nbsp;是萧衍治家无方、治国无方,才有了引狼入室、众叛亲离、江南生灵涂炭的悲惨结果,真的和佛祖没关系啊!
有官员“泣血上奏”,为佛教伸冤,说正如盐必不可少却绝不能多吃那样,梁武帝崇佛本来没错,但是他把握不住度,导致佞佛的结果,这不是佛祖的本意,怎么就要佛祖承担责任呢?
一个人不听劝,吃盐吃多齁死了,官府总不能因此怪罪卖盐的店家蓄意杀人吧?
这个人吃盐吃多齁死了,留下孤儿寡母被人欺负,横尸街头,这确实很惨,却不能怪罪卖盐的店家害人家破人亡吧?
宇文温看了几日的奏章,那些为佛教伸冤的人,所说全都是这种调调,还好,大家很识相,没敢说这是萧衍的因果报应:
萧衍当年(或前世)杀了一只猴精,所以猴精变成侯景来报仇。
当然没人敢说,因为只要有人敢这么说,宇文温就可以免费送澳州船票:朕潜邸时带兵打仗杀了那么多人,你是在暗示什么呢?
种种说辞,宇文温都不觉得意外,这些说辞听起来很有道理,然而这一套对他没用。
他的马前卒们,不会落入这种辩论陷阱,反正傅奕等人接下来就死死咬住一点:忘恩负义。
梁武帝在位期间,梁国上下为了崇佛、礼佛投入了不计其数的钱粮,结果呢?
你们这帮佛门子弟白吃、白喝、白住、白拿朝廷那么多好处,朝廷大难临头,结果一个个都失踪了?
这算什么?寻常人家养条狗看门,看门狗见歹人闯进来,好歹都知道叫唤几声!
说狗太难听是吧,好,春秋各国公子养食客,好歹都有“鸡鸣狗盗”之徒,你们呢?
萧衍纵然有万般过错,可他被叛军围在台城,不知佛门子弟可曾组织起来,结成义军前去救援?
拿了人家那么多好处,关键时刻开溜,这不是忘恩负义是什么?
忘恩负义,是傅奕以辩论为名,以报纸为载体,要向天下百姓传播的一个消息:佛门子弟当年拿了萧家天子那么大好处,结果关键时候袖手旁观,这就是忘恩负义!
傅奕不会和辩论对手纠缠,不会争论是否萧衍佞佛导致梁国国力虚弱,直接就揪着“忘恩负义”四个字拼命嚷嚷。
一有机会就要大声嚷嚷“忘恩负义”四个字,对方说一句,就重复一句,然后经过报纸扩散。
对于百姓来说,他们也许大字不识一个,也不知道什么大道理,但受人恩惠就要报恩的观念总是有的,而忘恩负义,大家都是知道这是小人行径。
这种策略,当然是宇文温传授的,效果不错,那些“辩论值”爆表的高僧,面对傅奕不断重复的“忘恩负义”四个字,即便说破天,都无法给出令人信服的说法。
道理很简单,不管来自天竺的佛教对“忘恩负义”有几种解释,反正中原百姓对于“忘恩负义”的理解,千百年来就是那样。
光靠几个辩论高手,根本就扭转不了这种根深蒂固的看法。
所有企图甩锅给萧衍的说辞,在“忘恩负义”四个字前,显得十分苍白。
这个问题,佛门子弟不可能回避,如果给不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佛教的名声怕是要受影响。
宇文温放下奏章,闭目养神,他看奏章不是想了解侯景之乱发生的根本原因,因为原因早就总结出来了。
他就想看看,这些心急如焚的信佛官员们,其“求生欲”有多强。
谈判技巧之一,就是不要成为首先开价之人,因为谁先开价,就很容易处于下风。
宇文温想知道,面对越来越不利的局面,焦头烂额的“拥佛”一方,会开出什么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