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shuyuedu.com,逆水行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sp; 今日的登陆十分顺利,岸上高句丽守军很少,根本就无法做出有效抵抗,而先头部队已经出击,袭扰对方最近的城池。
像样的登陆场已经开辟成功,为渡海而来的船只提供可靠的靠泊处、装卸处,尽快让更多的兵马登陆。
张须陀指着舆图上的一处城池,说道:“这处城池,隔河分为南北两城,明日必须拿下南城,不给对方反应的机会...攻城部队出发了么?”
一名将领回答:“已经出发了,明日天亮时就能抵达!”
张须陀点点头:“很好,接下来,按计划派船队去入海口,把障碍物都拆掉,让炮船入河,横扫沿途敌军据点。”
说到这里,他指了指地图上靠北的一处地方:“主力大概已经抵达浿口,开始登陆了,我们的作战进度,可不能比他们慢。”
此次周国讨伐高句丽,以魏王为行军元帅,发兵十五万(不计各类“民间”武装人员)渡海东征,分三个方向进攻高句丽。
这三个进攻方向,简单来说就是北、中、南三路,中路战区在高句丽浿水流域,目标直指国都平壤,而南路军就是张须陀的神丘道行军,负责进攻高句丽南境地区。
行军的登陆地点,是高句丽西海岸的“买召忽”地区。
这里原是百济初期的地盘,建有城池,后来为高句丽所夺,改名“买召忽”,买召忽城位于海滨,北距大河——阿利水——入海口约六十里,东距阿利水畔高句丽慰礼城五十里。
慰礼城在平壤东南四百里,为百济建国初期国都,城畔阿利水的百济名字是郁里河,自东向西流淌。
后来,北面的高句丽南侵,夺占慰礼城,将郁里河改称“阿利水”,河南北两岸出现南北两个慰礼城,高句丽和百济隔河对峙。
后来,南岸的百济国土也被高句丽夺去,不仅南慰礼城易主,就连阿利水以南二百多里外、被百济作为新国都的熊津城,也被高句丽攻占。
又过了许多年,百济和新罗联盟一起对抗高句丽,联军北上收复失地,将战线推到阿利水以北地区。
然后新罗和百济发生战争,新罗将阿利水地区纳入治下,阿利水有了新罗的名字“泥河”,慰礼城归新罗所有。
新罗和百济的战争持续了数十年,北方的高句丽全据辽东,统治粟末靺鞨各部,却被中原大国——周国击败,鸭绿水以北地区悉数丢失。
亏得两国停战,高句丽有了苟延残喘的机会,于是和百济联合,随后集中兵力南下,将新罗军队击败,再次将阿利水流域纳入治下。
百余年间,一座城、一条河,数次易主,其最初的名字,也渐渐被人忘了。
现在,大家又记起来了。
那是前汉元封二年,中原朝廷在辽东以东的海东半岛设真番郡、乐浪郡、玄菟郡、临屯郡四郡,而真番郡郡治,位于一条大河河畔,城名为“霅”(霅县)。
那条河,名为“带水”。
霅、带水,就是这座城、这条河最初的名字。
如果把半岛比作一个人,那么霅(如今的慰礼城)位于此人腰部的右侧(半岛西海岸),而汉时临屯郡郡治东暆则为此人腰部的左侧(半岛东海岸)。
期间东西走向的带水(阿利水/郁里河/泥河),宛若此人腰间的一根腰带。
控制了这东西走向的地区,就能把半岛拦腰截断。
对于高句丽慰礼城守军而言,外来的军队可以乘船由阿利水入海口处入河,逆流而上数十里直接对慰礼城发动进攻,所以在入海口设置了大量障碍,封锁航道。
但是,渡海而来的周军,选择在慰礼城以西海岸、买召忽城地区登陆,在这地势平坦却密布盐碱沼泽的地方建立登陆港,打了守军一个措手不及。
周军拿下慰礼城之后,就能沿着阿利水一路东进,将半岛拦腰截断。
将高句丽南部驻军与王城之间的联系切断,使其首尾不能相顾,然后,神丘道行军分兵南下,进攻高句丽南部地区及边境城池。
如此分工,就是要确保高句丽灭亡时,拿下其南部关键地区,若新罗、百济两国挥师北上乘火打劫,抢占高句丽地盘,神丘道行军还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如果对方不听...
呵呵。
张须陀看着舆图,看着作战方案上的各阶段预定攻击地区,对于战事满怀信心。
看着诸将,他大声说道:“拿下霅城,与此处互为依托,控制带水以南、熊津水以北地区,谁敢来偷吃,就打断他的腿!”
sp; 今日的登陆十分顺利,岸上高句丽守军很少,根本就无法做出有效抵抗,而先头部队已经出击,袭扰对方最近的城池。
像样的登陆场已经开辟成功,为渡海而来的船只提供可靠的靠泊处、装卸处,尽快让更多的兵马登陆。
张须陀指着舆图上的一处城池,说道:“这处城池,隔河分为南北两城,明日必须拿下南城,不给对方反应的机会...攻城部队出发了么?”
一名将领回答:“已经出发了,明日天亮时就能抵达!”
张须陀点点头:“很好,接下来,按计划派船队去入海口,把障碍物都拆掉,让炮船入河,横扫沿途敌军据点。”
说到这里,他指了指地图上靠北的一处地方:“主力大概已经抵达浿口,开始登陆了,我们的作战进度,可不能比他们慢。”
此次周国讨伐高句丽,以魏王为行军元帅,发兵十五万(不计各类“民间”武装人员)渡海东征,分三个方向进攻高句丽。
这三个进攻方向,简单来说就是北、中、南三路,中路战区在高句丽浿水流域,目标直指国都平壤,而南路军就是张须陀的神丘道行军,负责进攻高句丽南境地区。
行军的登陆地点,是高句丽西海岸的“买召忽”地区。
这里原是百济初期的地盘,建有城池,后来为高句丽所夺,改名“买召忽”,买召忽城位于海滨,北距大河——阿利水——入海口约六十里,东距阿利水畔高句丽慰礼城五十里。
慰礼城在平壤东南四百里,为百济建国初期国都,城畔阿利水的百济名字是郁里河,自东向西流淌。
后来,北面的高句丽南侵,夺占慰礼城,将郁里河改称“阿利水”,河南北两岸出现南北两个慰礼城,高句丽和百济隔河对峙。
后来,南岸的百济国土也被高句丽夺去,不仅南慰礼城易主,就连阿利水以南二百多里外、被百济作为新国都的熊津城,也被高句丽攻占。
又过了许多年,百济和新罗联盟一起对抗高句丽,联军北上收复失地,将战线推到阿利水以北地区。
然后新罗和百济发生战争,新罗将阿利水地区纳入治下,阿利水有了新罗的名字“泥河”,慰礼城归新罗所有。
新罗和百济的战争持续了数十年,北方的高句丽全据辽东,统治粟末靺鞨各部,却被中原大国——周国击败,鸭绿水以北地区悉数丢失。
亏得两国停战,高句丽有了苟延残喘的机会,于是和百济联合,随后集中兵力南下,将新罗军队击败,再次将阿利水流域纳入治下。
百余年间,一座城、一条河,数次易主,其最初的名字,也渐渐被人忘了。
现在,大家又记起来了。
那是前汉元封二年,中原朝廷在辽东以东的海东半岛设真番郡、乐浪郡、玄菟郡、临屯郡四郡,而真番郡郡治,位于一条大河河畔,城名为“霅”(霅县)。
那条河,名为“带水”。
霅、带水,就是这座城、这条河最初的名字。
如果把半岛比作一个人,那么霅(如今的慰礼城)位于此人腰部的右侧(半岛西海岸),而汉时临屯郡郡治东暆则为此人腰部的左侧(半岛东海岸)。
期间东西走向的带水(阿利水/郁里河/泥河),宛若此人腰间的一根腰带。
控制了这东西走向的地区,就能把半岛拦腰截断。
对于高句丽慰礼城守军而言,外来的军队可以乘船由阿利水入海口处入河,逆流而上数十里直接对慰礼城发动进攻,所以在入海口设置了大量障碍,封锁航道。
但是,渡海而来的周军,选择在慰礼城以西海岸、买召忽城地区登陆,在这地势平坦却密布盐碱沼泽的地方建立登陆港,打了守军一个措手不及。
周军拿下慰礼城之后,就能沿着阿利水一路东进,将半岛拦腰截断。
将高句丽南部驻军与王城之间的联系切断,使其首尾不能相顾,然后,神丘道行军分兵南下,进攻高句丽南部地区及边境城池。
如此分工,就是要确保高句丽灭亡时,拿下其南部关键地区,若新罗、百济两国挥师北上乘火打劫,抢占高句丽地盘,神丘道行军还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如果对方不听...
呵呵。
张须陀看着舆图,看着作战方案上的各阶段预定攻击地区,对于战事满怀信心。
看着诸将,他大声说道:“拿下霅城,与此处互为依托,控制带水以南、熊津水以北地区,谁敢来偷吃,就打断他的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