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shuyuedu.com,逆水行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但出身新地主的官僚完全不同,他们的诉求,和传统的士大夫以及传统寒族地主有着明显分歧,而这种分歧,可以被皇帝加以利用,实现政治制衡的目的。
宇文温为了预防“统一并发症”,需要解决许多不稳定因素,其中之一,就是压制权贵,所以需要一支可靠的政治力量。
这种政治力量,按传统来说是宗室,但问题在于历史的发展表明,宗室用起来很棘手,重用则迟早内讧,疏远则皇权脆弱,稍有风吹草动就完蛋,真的是左右为难。
但现在,有了源自新地主的科举官僚,只要过上十来二十年时间,局面就完全不一样了。
一如历史上的科举官僚倾向于依附皇权那样,通过科举考试当官的寒族子弟,天然的就和门阀、大贵族站不到一起,而这些人作为新地主或者新利益集团的代言人,自然要争取更多的政治权利。
或者争取影响决策,让国家政策更加偏向于自己所代表的利益集团。
如此一来,出身新地主的科举官僚,在官场内形成规模后,必然和代表着保守势力的大小官员以及权贵、门阀世家出身的官僚发生政治上的角斗。
所以作为皇帝的宇文温,可以让这种科举官僚唱白脸,压制权贵。
这就是他的规划,且不说日后有没有海外分封,仅就国内而言,宇文温认为没必要实封儿子镇守地方,因为这样做的话,他去世后,兄弟相残的可能性很大。
燕王宇文维翰坐镇幽州监视河北,魏王宇文维宁坐镇并州监视河东,是为了压制当地地头蛇,他们没有封国在当地,且总管职务不会世袭,到了一定年限就会调任回京,由别的皇子继续接任。
这就是循资格里的差遣使职,对于宗室同样适用,皇子(宗室)们出镇地方,就是领了差遣或使职,只要皇帝撤销任命,就得乖乖回来。
如此安排,算是日后兄弟间相处的一个保障,宇文温知道自己去世后,儿子们要如何相处,他已经管不着,所以能做到的,就是开个好头、定好规矩。
新君靠着科举官僚压制京城权贵,给宗室差遣压制地方,必要时授予兵权以拱卫皇权,灵活性很大,如果觉得某个宗室在外不稳,可以收回任命,宗室便只能乖乖回来。
还不放心,那么新君也可以考科举官僚制衡宗室。
皇帝靠科举官僚压制权贵、宗室,不代表国策会走上老路、日趋保守,因为这些科举官僚代表的利益集团,本身就有扩张的需求,需要更多的原材料产地和倾销市场。
宇文温觉得,在这样的安排下,宗室在外做大的可能性很低,没了这种风险,大概新君会对宗室们宽容些。
当然,若是新君冷血无情,依旧不依不饶屠戮宗室,宇文温那时早就不在人世,哪里还管得了。
这么一番精心设计下来,完美的政治平衡就出现了,那么他可以高枕无忧了么?
未必。
晋武帝司马炎,为低能的太子司马衷设计了一套政治架构,内有双外戚家族辅佐新君并且互相制衡,外有宗室八王拱卫京师,震慑各门阀世家以及各地地头蛇,堪称完美平衡,结果呢?
所以,宇文温知道自己再怎么精心设计,未必十拿九稳。
晋武帝为儿子设计的政治平衡崩盘,明太祖为孙子设计的政治平衡也崩盘,那么,当他百年后,若儿子不争气玩脱了,政治平衡崩盘后,内战爆发,历史还会重演么?
不好意思,真要爆发内战,胜利者还是我的儿子,别人没有任何机会!
宇文温放好资料,眼睛看着前方墙壁,仿佛看向不存在的虚空。
他有儿子,有很多儿子,名讳全都记在宗籍上,但还有个儿子,名讳不为人知。
那是他的私生子,就在世人面前,却没人意识到那是他的骨肉。
这个私生子会护着兄弟们在内战中获胜,没有人打得过。
私生子的名字,叫做....
黄州集团。
。
但出身新地主的官僚完全不同,他们的诉求,和传统的士大夫以及传统寒族地主有着明显分歧,而这种分歧,可以被皇帝加以利用,实现政治制衡的目的。
宇文温为了预防“统一并发症”,需要解决许多不稳定因素,其中之一,就是压制权贵,所以需要一支可靠的政治力量。
这种政治力量,按传统来说是宗室,但问题在于历史的发展表明,宗室用起来很棘手,重用则迟早内讧,疏远则皇权脆弱,稍有风吹草动就完蛋,真的是左右为难。
但现在,有了源自新地主的科举官僚,只要过上十来二十年时间,局面就完全不一样了。
一如历史上的科举官僚倾向于依附皇权那样,通过科举考试当官的寒族子弟,天然的就和门阀、大贵族站不到一起,而这些人作为新地主或者新利益集团的代言人,自然要争取更多的政治权利。
或者争取影响决策,让国家政策更加偏向于自己所代表的利益集团。
如此一来,出身新地主的科举官僚,在官场内形成规模后,必然和代表着保守势力的大小官员以及权贵、门阀世家出身的官僚发生政治上的角斗。
所以作为皇帝的宇文温,可以让这种科举官僚唱白脸,压制权贵。
这就是他的规划,且不说日后有没有海外分封,仅就国内而言,宇文温认为没必要实封儿子镇守地方,因为这样做的话,他去世后,兄弟相残的可能性很大。
燕王宇文维翰坐镇幽州监视河北,魏王宇文维宁坐镇并州监视河东,是为了压制当地地头蛇,他们没有封国在当地,且总管职务不会世袭,到了一定年限就会调任回京,由别的皇子继续接任。
这就是循资格里的差遣使职,对于宗室同样适用,皇子(宗室)们出镇地方,就是领了差遣或使职,只要皇帝撤销任命,就得乖乖回来。
如此安排,算是日后兄弟间相处的一个保障,宇文温知道自己去世后,儿子们要如何相处,他已经管不着,所以能做到的,就是开个好头、定好规矩。
新君靠着科举官僚压制京城权贵,给宗室差遣压制地方,必要时授予兵权以拱卫皇权,灵活性很大,如果觉得某个宗室在外不稳,可以收回任命,宗室便只能乖乖回来。
还不放心,那么新君也可以考科举官僚制衡宗室。
皇帝靠科举官僚压制权贵、宗室,不代表国策会走上老路、日趋保守,因为这些科举官僚代表的利益集团,本身就有扩张的需求,需要更多的原材料产地和倾销市场。
宇文温觉得,在这样的安排下,宗室在外做大的可能性很低,没了这种风险,大概新君会对宗室们宽容些。
当然,若是新君冷血无情,依旧不依不饶屠戮宗室,宇文温那时早就不在人世,哪里还管得了。
这么一番精心设计下来,完美的政治平衡就出现了,那么他可以高枕无忧了么?
未必。
晋武帝司马炎,为低能的太子司马衷设计了一套政治架构,内有双外戚家族辅佐新君并且互相制衡,外有宗室八王拱卫京师,震慑各门阀世家以及各地地头蛇,堪称完美平衡,结果呢?
所以,宇文温知道自己再怎么精心设计,未必十拿九稳。
晋武帝为儿子设计的政治平衡崩盘,明太祖为孙子设计的政治平衡也崩盘,那么,当他百年后,若儿子不争气玩脱了,政治平衡崩盘后,内战爆发,历史还会重演么?
不好意思,真要爆发内战,胜利者还是我的儿子,别人没有任何机会!
宇文温放好资料,眼睛看着前方墙壁,仿佛看向不存在的虚空。
他有儿子,有很多儿子,名讳全都记在宗籍上,但还有个儿子,名讳不为人知。
那是他的私生子,就在世人面前,却没人意识到那是他的骨肉。
这个私生子会护着兄弟们在内战中获胜,没有人打得过。
私生子的名字,叫做....
黄州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