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shuyuedu.com,逆水行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秒记住【69中文网www.69zw.com】,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莱州黄城,乌云蔽日,海面风浪渐大,预示着又一**风雨即将来袭,大量船只纷纷入港,准备在安全的港区躲避风暴,市舶使王頍在码头上巡视港务,见着各项防范措施均已到位,对此十分满意。
东南沿海地区日益完善的“气象观测”体系,使得风暴预告的准确度越来越高,为莱州一带的港口争取到数日的时间以作准备。
出击辽东半岛北部地区的队伍,都已经在暴风雨来临前乘船平安撤回旅顺,今年袭扰高句丽的任务顺利完成,如果接下来没什么意外,大家就可以过一个好年了。
就不知高句丽那边,会是何种情形。
王頍想着想着,转身向港区内走去,数名官员紧随其后。
王頍任市舶使数年,却没怎么干“正事”,奉天子之命,成日里琢磨如何对付高句丽,所以市舶使的本职工作都是交由佐官处理。
如今辽东半岛局势,正如王頍预期的那样发展,重要据点旅顺已经建设完毕,北洋贸易公司的武装队伍以此为出发点,不断袭扰辽东的高句丽驻军,第一年的效果不错。
而对辽东地区以及高句丽沿海地区的侦查,已经有了进一步的成果,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之中,王頍为高句丽布下的罗网已经初步成型。
但动手的时机还是不成熟。
随着对高句丽国内情况的进一步了解,王頍愈发对这个国家的实力有了清醒认识:高句丽并不是撮尔小国,而国力不是常人想象中的那么弱,如今甚至还处于持续增强阶段。
别的不说,根据己方和高句丽军多次交战的观察记录来看,高句丽士兵的被甲率很高,战斗力不弱,其铠甲、兵器制作精良,说明高句丽国内的冶铁技术不错。
战马的数量不少,而助战的靺鞨骑兵也不缺。
看上去,高句丽军队都喜欢依靠山城据守,但王頍知道这并不能说明高句丽军队不能野战,相反,对方知道如何扬长避短。
所谓扬长避短,就是利用中原朝廷无法在辽东长期用兵的缺点,在夏秋之际靠着坚城硬扛,待到冬天临近,中原军队粮草不济准备撤军之时,才是高句丽军队出击的最好时机。
这种战法看上去有些龌龊,但效果肯定不错,想要破解,就只能加强攻城能力,在冬天到来之前,拔掉辽东的高句丽据点。
这对于拥有投石机和轰天雷的周军来说,并不是问题。
再用上火炮,更不是问题。
虽然火炮的数量少,但为了平定辽东,总是能凑一些出来,王頍知道火炮的威力,也知道只要有那么二十多门专用的攻城炮,要把辽东的高句丽山城全都拔掉不是问题。
问题在于接下来该怎么办。
在辽东和高句丽展开争夺战,还得拉拢或者提防北面的靺鞨各部,这要投入大量军队和物资。
如果为了斩草除根,集中大军渡海直取高句丽国都平壤,即便一战破国,朝廷还得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去守住收复的汉四郡故地。
要解决一连串的问题,就得不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持续数年甚至十余年,考虑到朝廷的财政收支现状,这有些难。
为了在南中稳住脚跟,朝廷已经花费了许多力气;为了给突厥予以迎头痛击,天子都御驾亲征了,可突厥不是一下就能打败的。
现在,若是为了在辽东站稳脚跟,又调集大量人力物力,朝廷哪里吃得消?
事有轻重缓急,很明显,近期内对辽东乃至高句丽大举用兵不合适,国力承担不起,所以王頍很“识相”,没有鼓动天子下决定。
他知道天子也不会在这节骨眼上轻易下决定。
所以,为了避免暴露己方的真正实力,王頍在派兵袭扰辽东高句丽城池时,没有动用大型投石机,更没有动用火炮(就算想用,手头上也没有)。
只能不断给高句丽“放血”,尽可能消耗对方的粮食、人口,让对方应对失当,露出更大的破绽。
王頍如是想,他觉得以天子的见识,应该也能沉得住气。
眼见着秋天到来,冬天为时不远,王頍准备召集佐官,商量来年的行动方案,继续给高句丽源源不断的惊喜,如果时机成熟,他不吝于派遣船队,到高句丽沿海地区袭扰,弄得对方鸡飞狗跳。
返回城内官署没多久的王頍,却有旅顺来人向他禀报了一个消息:水师战船在辽东半岛东面海域拦截了一艘高句丽船只,船上人员自称是高句丽王派出的使者。
使者称奉命带着高句丽王的请罪表,要到长安叩见大周天子,向天子请罪。
旅顺守将拿不定主意,赶紧派人到莱州,请示王頍的意见:是扣留使者,还是让其抵达莱州,前往长... -->>
一秒记住【69中文网www.69zw.com】,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莱州黄城,乌云蔽日,海面风浪渐大,预示着又一**风雨即将来袭,大量船只纷纷入港,准备在安全的港区躲避风暴,市舶使王頍在码头上巡视港务,见着各项防范措施均已到位,对此十分满意。
东南沿海地区日益完善的“气象观测”体系,使得风暴预告的准确度越来越高,为莱州一带的港口争取到数日的时间以作准备。
出击辽东半岛北部地区的队伍,都已经在暴风雨来临前乘船平安撤回旅顺,今年袭扰高句丽的任务顺利完成,如果接下来没什么意外,大家就可以过一个好年了。
就不知高句丽那边,会是何种情形。
王頍想着想着,转身向港区内走去,数名官员紧随其后。
王頍任市舶使数年,却没怎么干“正事”,奉天子之命,成日里琢磨如何对付高句丽,所以市舶使的本职工作都是交由佐官处理。
如今辽东半岛局势,正如王頍预期的那样发展,重要据点旅顺已经建设完毕,北洋贸易公司的武装队伍以此为出发点,不断袭扰辽东的高句丽驻军,第一年的效果不错。
而对辽东地区以及高句丽沿海地区的侦查,已经有了进一步的成果,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之中,王頍为高句丽布下的罗网已经初步成型。
但动手的时机还是不成熟。
随着对高句丽国内情况的进一步了解,王頍愈发对这个国家的实力有了清醒认识:高句丽并不是撮尔小国,而国力不是常人想象中的那么弱,如今甚至还处于持续增强阶段。
别的不说,根据己方和高句丽军多次交战的观察记录来看,高句丽士兵的被甲率很高,战斗力不弱,其铠甲、兵器制作精良,说明高句丽国内的冶铁技术不错。
战马的数量不少,而助战的靺鞨骑兵也不缺。
看上去,高句丽军队都喜欢依靠山城据守,但王頍知道这并不能说明高句丽军队不能野战,相反,对方知道如何扬长避短。
所谓扬长避短,就是利用中原朝廷无法在辽东长期用兵的缺点,在夏秋之际靠着坚城硬扛,待到冬天临近,中原军队粮草不济准备撤军之时,才是高句丽军队出击的最好时机。
这种战法看上去有些龌龊,但效果肯定不错,想要破解,就只能加强攻城能力,在冬天到来之前,拔掉辽东的高句丽据点。
这对于拥有投石机和轰天雷的周军来说,并不是问题。
再用上火炮,更不是问题。
虽然火炮的数量少,但为了平定辽东,总是能凑一些出来,王頍知道火炮的威力,也知道只要有那么二十多门专用的攻城炮,要把辽东的高句丽山城全都拔掉不是问题。
问题在于接下来该怎么办。
在辽东和高句丽展开争夺战,还得拉拢或者提防北面的靺鞨各部,这要投入大量军队和物资。
如果为了斩草除根,集中大军渡海直取高句丽国都平壤,即便一战破国,朝廷还得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去守住收复的汉四郡故地。
要解决一连串的问题,就得不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持续数年甚至十余年,考虑到朝廷的财政收支现状,这有些难。
为了在南中稳住脚跟,朝廷已经花费了许多力气;为了给突厥予以迎头痛击,天子都御驾亲征了,可突厥不是一下就能打败的。
现在,若是为了在辽东站稳脚跟,又调集大量人力物力,朝廷哪里吃得消?
事有轻重缓急,很明显,近期内对辽东乃至高句丽大举用兵不合适,国力承担不起,所以王頍很“识相”,没有鼓动天子下决定。
他知道天子也不会在这节骨眼上轻易下决定。
所以,为了避免暴露己方的真正实力,王頍在派兵袭扰辽东高句丽城池时,没有动用大型投石机,更没有动用火炮(就算想用,手头上也没有)。
只能不断给高句丽“放血”,尽可能消耗对方的粮食、人口,让对方应对失当,露出更大的破绽。
王頍如是想,他觉得以天子的见识,应该也能沉得住气。
眼见着秋天到来,冬天为时不远,王頍准备召集佐官,商量来年的行动方案,继续给高句丽源源不断的惊喜,如果时机成熟,他不吝于派遣船队,到高句丽沿海地区袭扰,弄得对方鸡飞狗跳。
返回城内官署没多久的王頍,却有旅顺来人向他禀报了一个消息:水师战船在辽东半岛东面海域拦截了一艘高句丽船只,船上人员自称是高句丽王派出的使者。
使者称奉命带着高句丽王的请罪表,要到长安叩见大周天子,向天子请罪。
旅顺守将拿不定主意,赶紧派人到莱州,请示王頍的意见:是扣留使者,还是让其抵达莱州,前往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