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shuyuedu.com,1627崛起南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把这个中队的新人带到工地上,然后领来了小铁锤,一人发了一把。在进行了简单的示范之后,苦役们便坐在地上叮叮当当地敲起了石头。他们今天至少要在这里敲上四个小时的石头,才能得到晚上那一顿的食物。
李毛仔则是屁颠屁颠地跑到车站的凉棚下,向前来巡视的干部汇报道:“于头,工作已经安排妥当了。”
“知道了,你把这些新人盯紧点,有什么偷奸耍滑的直接揪出来,送到三号码头的工地上去,自然有人会教他们规矩。”于大山坐在候车的长凳上用草帽扇着风,不急不慢地应道。
于大山作为首批从龙的归化民,因其一直以来表现良好,已经逐渐被相关部门有意识地树立为归化民干部的代表人物。在半年前周年庆的时候,于大山就已经是由胜利港货运码头工头升任为港区管委会的主任助理,专门负责协助任亮处理移民事务。而三亚新港的工程开始之后不久,于大山便被调到新港这边,重拾老本行当起了工头。不过此工头已经不是当初的工头,于大山现在并不管理具体的事务,而是在新港工程中专门负责民政部和建设部之间的协调工作,主要的工作对象就是苦役营。四个苦役营,都在于大山的职权范围之内,因此在李毛仔这种基层工头的眼中,于大山已经可以算是层次很高的大人物了。
“三号码头?”李毛仔听了之后脸色也是微微一变。
三号码头是目前正在修建的内河码头之一,依照现在的施工手段,河岸的整修和修建栈桥,都需要有大量劳工下到水中配合施工,而这种苦活累活自然就被建设部交给了运作成本最低的苦役营来做。这个工作需要每天在水里连续泡上好几个小时,不但消耗体力巨大,而且会对身体有一定的危害,甚至下身泡到发烂的情况也有,因此一直都是作为惩罚手段,罚一些苦役中的刺头去做这个工作。
“首长们说了,年底之前,三亚内河港的主体工程一定要完工,要赶工,那就得拿人往里面填才行。”于大山抬手指了指坐在露天敲石头的这些苦役道:“首长们对这些南越战俘的态度,大家都应该很清楚,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明白明白,小人完全明白。”李毛仔赶紧应声道:“小人定会看紧他们,若是有那不听话的,小人自会按于头的意思去办。”
李毛仔在三亚新港的工地上也待了一段时间了,自然看到了南越战俘与苦役营中其他人的待遇有所不同。现在的苦役营中除了南越战俘之外,还有来自崖城的犯人,犯了事的归化民,以及少数像李毛仔这样来自大陆的战俘。而在这些人员当中,南越战俘的待遇无疑是最低等的。这些人基本上就是被当作了消耗品在使用,所有最苦最累的岗位上,几乎都是用的南越人,在此过程中所发生的工伤和过劳死,也是以南越人的数量最多。
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还是执委会的态度起了一定的影响。这些南越人在人种、语言、生活习惯上都与北越有一定的区别,要改造这些人所需花费的资源就相对更大,而且本地又有大量的北越归化民,多年内战形成的世仇难以轻易化解,这些南越人即便能够完成改造,想要融入到本地的生活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执委会虽然嘴上不说,但实际运行中就把南越苦役当作了消耗品,上行下效,到了基层之后,这种情况自然更加严重一些。虽然在严格的看管之下,还不至于发生故意虐囚之类的事情,但毫无疑问的是所有的管理人员都对这些南越苦役没有什么同情心可言。
换言之,这些南越苦役到港之后日子最好过的一段时间就莫过于当下了,等他们稍稍适应了本地的环境,身体状况有所恢复之后,可就不会再有坐在地上敲石子这么“轻松”的活给他们做了。能够硬抗到刑期结束重获自由的人肯定会有,但这个数目占整个南越苦役总数的比例也肯定小得惊人。
穿越集团目前的状况是建设开发的速度跟不上发展的需求,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各种规划的严重迟滞。然而基建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执委会为了能够更快地实现向外扩张,不得不对各种工程的工期都提出了近乎严苛的要求。如果不是现在有大量的免费苦役可用,建设部恐怕很难依靠自身的力量来完成执委会的要求。对于这个过程中肯定将会出现的大量人员损耗,执委们都心里有数,但并不会有人公开提出来。哪怕是最喜欢维护人权的顾凯,在这种时候也很聪明地闭上嘴充当看客——在政治正确与维护人权之间该选择哪一方,顾凯心里非常清楚。
对苦役的这种严苛的压榨,在本地民众看来却并不是什么大的问题。这些人要嘛是罪犯,要嘛是战犯,没有被海汉首长们吊死就已经算是开恩了,现在要拿粮食养着他们,让他们干活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吗?至于说劳动强度太大,待遇太差,这就更不是什么值得争论的问题了——如果所有人的待遇都一样好,那谁还愿意想法设法为自己和家人争取一个归化民的籍贯?
随着穿越集团实力的扩张,归化民入籍的好处也越来越大,如今已经不单单只是吃饱穿暖的待遇,教育、医疗以及住房这些相应的社会待遇也在逐步提升当中。
普通的归化民家庭都可以将子女送入本地的学校就读,只要有归化民的籍贯就一律学费全免,成人也可以自行报名参加各种形式的识字班、夜校、技能培训班等免费教育培训机构。由于现在在归化民的劳工等级升迁条件当中加入了对识字率的要求,归化民主动参加各种扫盲班的热情要远远高于去年。
而民政部通过各种途径招揽来的落魄文人在这个领域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们吟诗作对写八股的本事虽然在胜利港根本就派不上用场,但就算单单教人识字念书,收入也已经远胜于从前。虽说海汉人颁发的各种教材中并没有四书五经,全是自行编纂的内容,看起来似乎有些离经叛道,但在胜利港住上一段时间,充分享受了海汉式的糖衣炮弹之后,落魄文人们就很难再坚持理想,纷纷选择了留在这里做个教员或者文书之类的工作。
医疗方面除了相关单位在源源不断地培养赤脚医生之外,还有其他各种的配套管理制度,让本地的医疗卫生状况能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外来移民的检疫隔离制度,本地各种基础卫生设施的普及,对于垃圾倾倒和粪便处理的严格规定,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唯一对此感到不满大概就是两位洋大夫,因为他们的工作实在太过繁重,每天上午看病,下午授课,几乎完全失去了自由时间。特别是老摩根,对于近期由于医疗工作安排而连连错失了参与军事行动的机会深感不满,甚至打算提交报告,将自己的编制从医疗部门转到军委——当然他即便是打了这个报告也不可能获得通过,毕竟整个穿越集团里也就他这么一个心血管疾病专家,再过些年说不定大伙儿都得指望他的医术来保全自己的身体了,怎么可能容忍他如此不务正业。
把这个中队的新人带到工地上,然后领来了小铁锤,一人发了一把。在进行了简单的示范之后,苦役们便坐在地上叮叮当当地敲起了石头。他们今天至少要在这里敲上四个小时的石头,才能得到晚上那一顿的食物。
李毛仔则是屁颠屁颠地跑到车站的凉棚下,向前来巡视的干部汇报道:“于头,工作已经安排妥当了。”
“知道了,你把这些新人盯紧点,有什么偷奸耍滑的直接揪出来,送到三号码头的工地上去,自然有人会教他们规矩。”于大山坐在候车的长凳上用草帽扇着风,不急不慢地应道。
于大山作为首批从龙的归化民,因其一直以来表现良好,已经逐渐被相关部门有意识地树立为归化民干部的代表人物。在半年前周年庆的时候,于大山就已经是由胜利港货运码头工头升任为港区管委会的主任助理,专门负责协助任亮处理移民事务。而三亚新港的工程开始之后不久,于大山便被调到新港这边,重拾老本行当起了工头。不过此工头已经不是当初的工头,于大山现在并不管理具体的事务,而是在新港工程中专门负责民政部和建设部之间的协调工作,主要的工作对象就是苦役营。四个苦役营,都在于大山的职权范围之内,因此在李毛仔这种基层工头的眼中,于大山已经可以算是层次很高的大人物了。
“三号码头?”李毛仔听了之后脸色也是微微一变。
三号码头是目前正在修建的内河码头之一,依照现在的施工手段,河岸的整修和修建栈桥,都需要有大量劳工下到水中配合施工,而这种苦活累活自然就被建设部交给了运作成本最低的苦役营来做。这个工作需要每天在水里连续泡上好几个小时,不但消耗体力巨大,而且会对身体有一定的危害,甚至下身泡到发烂的情况也有,因此一直都是作为惩罚手段,罚一些苦役中的刺头去做这个工作。
“首长们说了,年底之前,三亚内河港的主体工程一定要完工,要赶工,那就得拿人往里面填才行。”于大山抬手指了指坐在露天敲石头的这些苦役道:“首长们对这些南越战俘的态度,大家都应该很清楚,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明白明白,小人完全明白。”李毛仔赶紧应声道:“小人定会看紧他们,若是有那不听话的,小人自会按于头的意思去办。”
李毛仔在三亚新港的工地上也待了一段时间了,自然看到了南越战俘与苦役营中其他人的待遇有所不同。现在的苦役营中除了南越战俘之外,还有来自崖城的犯人,犯了事的归化民,以及少数像李毛仔这样来自大陆的战俘。而在这些人员当中,南越战俘的待遇无疑是最低等的。这些人基本上就是被当作了消耗品在使用,所有最苦最累的岗位上,几乎都是用的南越人,在此过程中所发生的工伤和过劳死,也是以南越人的数量最多。
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还是执委会的态度起了一定的影响。这些南越人在人种、语言、生活习惯上都与北越有一定的区别,要改造这些人所需花费的资源就相对更大,而且本地又有大量的北越归化民,多年内战形成的世仇难以轻易化解,这些南越人即便能够完成改造,想要融入到本地的生活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执委会虽然嘴上不说,但实际运行中就把南越苦役当作了消耗品,上行下效,到了基层之后,这种情况自然更加严重一些。虽然在严格的看管之下,还不至于发生故意虐囚之类的事情,但毫无疑问的是所有的管理人员都对这些南越苦役没有什么同情心可言。
换言之,这些南越苦役到港之后日子最好过的一段时间就莫过于当下了,等他们稍稍适应了本地的环境,身体状况有所恢复之后,可就不会再有坐在地上敲石子这么“轻松”的活给他们做了。能够硬抗到刑期结束重获自由的人肯定会有,但这个数目占整个南越苦役总数的比例也肯定小得惊人。
穿越集团目前的状况是建设开发的速度跟不上发展的需求,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各种规划的严重迟滞。然而基建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执委会为了能够更快地实现向外扩张,不得不对各种工程的工期都提出了近乎严苛的要求。如果不是现在有大量的免费苦役可用,建设部恐怕很难依靠自身的力量来完成执委会的要求。对于这个过程中肯定将会出现的大量人员损耗,执委们都心里有数,但并不会有人公开提出来。哪怕是最喜欢维护人权的顾凯,在这种时候也很聪明地闭上嘴充当看客——在政治正确与维护人权之间该选择哪一方,顾凯心里非常清楚。
对苦役的这种严苛的压榨,在本地民众看来却并不是什么大的问题。这些人要嘛是罪犯,要嘛是战犯,没有被海汉首长们吊死就已经算是开恩了,现在要拿粮食养着他们,让他们干活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吗?至于说劳动强度太大,待遇太差,这就更不是什么值得争论的问题了——如果所有人的待遇都一样好,那谁还愿意想法设法为自己和家人争取一个归化民的籍贯?
随着穿越集团实力的扩张,归化民入籍的好处也越来越大,如今已经不单单只是吃饱穿暖的待遇,教育、医疗以及住房这些相应的社会待遇也在逐步提升当中。
普通的归化民家庭都可以将子女送入本地的学校就读,只要有归化民的籍贯就一律学费全免,成人也可以自行报名参加各种形式的识字班、夜校、技能培训班等免费教育培训机构。由于现在在归化民的劳工等级升迁条件当中加入了对识字率的要求,归化民主动参加各种扫盲班的热情要远远高于去年。
而民政部通过各种途径招揽来的落魄文人在这个领域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们吟诗作对写八股的本事虽然在胜利港根本就派不上用场,但就算单单教人识字念书,收入也已经远胜于从前。虽说海汉人颁发的各种教材中并没有四书五经,全是自行编纂的内容,看起来似乎有些离经叛道,但在胜利港住上一段时间,充分享受了海汉式的糖衣炮弹之后,落魄文人们就很难再坚持理想,纷纷选择了留在这里做个教员或者文书之类的工作。
医疗方面除了相关单位在源源不断地培养赤脚医生之外,还有其他各种的配套管理制度,让本地的医疗卫生状况能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外来移民的检疫隔离制度,本地各种基础卫生设施的普及,对于垃圾倾倒和粪便处理的严格规定,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唯一对此感到不满大概就是两位洋大夫,因为他们的工作实在太过繁重,每天上午看病,下午授课,几乎完全失去了自由时间。特别是老摩根,对于近期由于医疗工作安排而连连错失了参与军事行动的机会深感不满,甚至打算提交报告,将自己的编制从医疗部门转到军委——当然他即便是打了这个报告也不可能获得通过,毕竟整个穿越集团里也就他这么一个心血管疾病专家,再过些年说不定大伙儿都得指望他的医术来保全自己的身体了,怎么可能容忍他如此不务正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