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shuyuedu.com,1627崛起南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正如金尚宪所担心的那样,他带着罗德宪进宫并未能立刻说服生性优柔寡断的国王李倧,而是很快就召来了主和派崔鸣吉的反对。
崔鸣吉所主张的“和”并不是一味地投降,而是要尽量避免与其他国家发生武装冲突。这种低调的策略倒不是他本人有多么爱好和平,而是对朝鲜的武装实力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毕竟朝鲜在独力对外的战事中几乎没有取得过像样的胜绩,如果不是有大明的庇护,大概已经被灭国若干次了。打一次就被干一次,然后就是无穷无尽地称臣赔款,崔鸣吉意识到这样的境遇不能再延续下去了,因此才会倡导尽可能避免与其他国家爆发武装冲突。
按照罗德宪的说法,海汉军队是可以在辽东战场上碾压后金的强大存在,并且希望能够与朝鲜结为盟国。但海汉国并没有采取正常的外交渠道派使节来与朝鲜接触,而是直接派来了一支全幅武装的舰队,崔鸣吉认为这样的做法并不寻常,所以要求海汉舰队不能进入汉江,只能由其将领或使节带领少数部下进入汉城,以免被居心叵测的海汉人趁机破城。
崔鸣吉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朝鲜军队的防卫能力有限,如果海汉军真如罗德宪形容的那么厉害,那让其军队接近汉城的风险就太大了。出于安全上的考虑,他不能同意金尚宪一派所建议的让海汉舰队进入汉江的方案。
而金尚宪的看法有些不同,他相信罗德宪所说的前因后果,认为海汉的来意并非入侵,而是要向朝鲜充分展示武力,以求在最短时间内慑服朝鲜朝野,然后结成海汉所需的反金联盟。
金尚宪认为和平不能依靠祈求得到,更需要主动出击才行。像后金这种恶邻,期望他们有朝一日幡然悔悟是不可能的,只能指望有强援为朝鲜解决这个外患。过去朝鲜所指望的对象自然是大明,不过如今大明也是自身难保,根本无暇旁顾,不但帮不了朝鲜什么忙,就连朝鲜向后金进贡也只能装作不知道。
而海汉并非这个地区的国家,不管他们是出于什么目的跟后金开战,其结果在客观上都是对朝鲜有利的。本着远交近攻的外交原则,朝鲜也应该与海汉好好结交关系才对。当然了,金尚宪自动无视了远交近攻这种策略所需要的国家实力,强行将朝鲜放到了与海汉平等的地位上去看待这个问题。
一方主张应该给远道而来的海汉舰队展示武力的机会,而另一方则认为这样做风险太大,不能放任海汉舰队逼近汉城。不过当国王李倧询问崔鸣吉有什么办法确保能让海汉舰队停留在江华岛的时候,他还是不免支支吾吾拿不出一个具体的方案,毕竟朝鲜水军实力羸弱,最大的船也不过三百料左右,哪里能与罗德宪形容的那种火炮巨舰相抗衡。
最后国王李倧还是选择了趋于保守的崔鸣吉一方,但又找了个平衡,让金尚宪起草一封外交信函去提出己方的要求。但尽管金尚宪在措辞上尽力考究,可要求海汉舰队放弃进入汉江这一条就没法妥协了。
罗德宪在辽东待了这么些时日,自然清楚海汉人的行事风格,这玩意儿送去江华岛,十之七八都会被对方当废纸给扔掉。但他在这些大人物面前人微言轻,根本就没有谏言的资格,也只能听由安排了。他本来还想尝试再申请去跟海汉人交涉一下,但崔鸣吉果断将这个请求回绝掉了,理由是需要他留在汉城继续提供海汉相关信息。
罗德宪当然明白这只是一个借口,崔鸣吉是在防着斥和派通过他与海汉搭上了联系。罗德宪也第一次感觉到这种国内政坛上的勾心斗角是如此的幼稚可笑,在海汉这种绝对强大的武装力量面前,这些算计简直就是白费劲。只是他知道自己就算说出来,眼前的这些大人物也不会相信,毕竟在亲眼见识之前,谁能想象出世间还有海汉军这样的存在呢?
但就算是罗德宪也想不到,海汉军在接到汉城送过去的信函之后,立刻便拔营出发,驶入了汉江水域。这与他事前所接到的信息并不相符,当时海汉人跟他说的是会好好与朝鲜官方协商,争取得到许可之后再让舰队驶入汉江,罗德宪还认为自己为朝鲜争取到了极大的回旋空间。然而王汤姆并没有打算要完全尊重这个约定,毫不犹豫地启动了备用方案。
汉江是由起源于大德山的南汉江与起源于金刚山的北汉江在京畿道汇合而成,流经汉城之后在江华湾注入黄海。在朝鲜历史上的各个朝代,汉江流域都是统治者争相要控制的地区,因为这里就是通往中国的海上贸易路线起点。在进入李氏王朝统治时期之后,汉江更是成为了都城与外界联系的主要航道。
海汉舰队航行在江面上没有遇到任何阻拦,虽然是逆流而上,但得益于船上先进的帆索设计,依然保持着四节左右的平均航速。这些战舰虽然是被设计来在海上作战,但像汉江下游这种几里宽的江面,倒也完全能够满足战舰的航行需求。而且王汤姆前一天就派出快船进入汉江,除了戒备朝鲜可能会从水路派出的军队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考察汉城至出海口这段汉江的航道状况。
当然了,在此之前罗德宪所提供的情报也很重要,毕竟像汉江这种陌生水域,想要在很短时间内就摸清其航道状况是很难的,这两艘进入汉江的快船也主要是验证罗德宪提供的汉江状况是否属实。
海汉舰队一直顺风顺水地到了距离汉城不足十里地的江面上,才终于引起了朝鲜方面的警觉。沿江开始燃放起了烟火示警信号,以示有外敌入侵。但海汉舰队显然不会把这种反应视作是一种威胁,依然不紧不慢地向着上游进发。
又行... -->>
正如金尚宪所担心的那样,他带着罗德宪进宫并未能立刻说服生性优柔寡断的国王李倧,而是很快就召来了主和派崔鸣吉的反对。
崔鸣吉所主张的“和”并不是一味地投降,而是要尽量避免与其他国家发生武装冲突。这种低调的策略倒不是他本人有多么爱好和平,而是对朝鲜的武装实力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毕竟朝鲜在独力对外的战事中几乎没有取得过像样的胜绩,如果不是有大明的庇护,大概已经被灭国若干次了。打一次就被干一次,然后就是无穷无尽地称臣赔款,崔鸣吉意识到这样的境遇不能再延续下去了,因此才会倡导尽可能避免与其他国家爆发武装冲突。
按照罗德宪的说法,海汉军队是可以在辽东战场上碾压后金的强大存在,并且希望能够与朝鲜结为盟国。但海汉国并没有采取正常的外交渠道派使节来与朝鲜接触,而是直接派来了一支全幅武装的舰队,崔鸣吉认为这样的做法并不寻常,所以要求海汉舰队不能进入汉江,只能由其将领或使节带领少数部下进入汉城,以免被居心叵测的海汉人趁机破城。
崔鸣吉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朝鲜军队的防卫能力有限,如果海汉军真如罗德宪形容的那么厉害,那让其军队接近汉城的风险就太大了。出于安全上的考虑,他不能同意金尚宪一派所建议的让海汉舰队进入汉江的方案。
而金尚宪的看法有些不同,他相信罗德宪所说的前因后果,认为海汉的来意并非入侵,而是要向朝鲜充分展示武力,以求在最短时间内慑服朝鲜朝野,然后结成海汉所需的反金联盟。
金尚宪认为和平不能依靠祈求得到,更需要主动出击才行。像后金这种恶邻,期望他们有朝一日幡然悔悟是不可能的,只能指望有强援为朝鲜解决这个外患。过去朝鲜所指望的对象自然是大明,不过如今大明也是自身难保,根本无暇旁顾,不但帮不了朝鲜什么忙,就连朝鲜向后金进贡也只能装作不知道。
而海汉并非这个地区的国家,不管他们是出于什么目的跟后金开战,其结果在客观上都是对朝鲜有利的。本着远交近攻的外交原则,朝鲜也应该与海汉好好结交关系才对。当然了,金尚宪自动无视了远交近攻这种策略所需要的国家实力,强行将朝鲜放到了与海汉平等的地位上去看待这个问题。
一方主张应该给远道而来的海汉舰队展示武力的机会,而另一方则认为这样做风险太大,不能放任海汉舰队逼近汉城。不过当国王李倧询问崔鸣吉有什么办法确保能让海汉舰队停留在江华岛的时候,他还是不免支支吾吾拿不出一个具体的方案,毕竟朝鲜水军实力羸弱,最大的船也不过三百料左右,哪里能与罗德宪形容的那种火炮巨舰相抗衡。
最后国王李倧还是选择了趋于保守的崔鸣吉一方,但又找了个平衡,让金尚宪起草一封外交信函去提出己方的要求。但尽管金尚宪在措辞上尽力考究,可要求海汉舰队放弃进入汉江这一条就没法妥协了。
罗德宪在辽东待了这么些时日,自然清楚海汉人的行事风格,这玩意儿送去江华岛,十之七八都会被对方当废纸给扔掉。但他在这些大人物面前人微言轻,根本就没有谏言的资格,也只能听由安排了。他本来还想尝试再申请去跟海汉人交涉一下,但崔鸣吉果断将这个请求回绝掉了,理由是需要他留在汉城继续提供海汉相关信息。
罗德宪当然明白这只是一个借口,崔鸣吉是在防着斥和派通过他与海汉搭上了联系。罗德宪也第一次感觉到这种国内政坛上的勾心斗角是如此的幼稚可笑,在海汉这种绝对强大的武装力量面前,这些算计简直就是白费劲。只是他知道自己就算说出来,眼前的这些大人物也不会相信,毕竟在亲眼见识之前,谁能想象出世间还有海汉军这样的存在呢?
但就算是罗德宪也想不到,海汉军在接到汉城送过去的信函之后,立刻便拔营出发,驶入了汉江水域。这与他事前所接到的信息并不相符,当时海汉人跟他说的是会好好与朝鲜官方协商,争取得到许可之后再让舰队驶入汉江,罗德宪还认为自己为朝鲜争取到了极大的回旋空间。然而王汤姆并没有打算要完全尊重这个约定,毫不犹豫地启动了备用方案。
汉江是由起源于大德山的南汉江与起源于金刚山的北汉江在京畿道汇合而成,流经汉城之后在江华湾注入黄海。在朝鲜历史上的各个朝代,汉江流域都是统治者争相要控制的地区,因为这里就是通往中国的海上贸易路线起点。在进入李氏王朝统治时期之后,汉江更是成为了都城与外界联系的主要航道。
海汉舰队航行在江面上没有遇到任何阻拦,虽然是逆流而上,但得益于船上先进的帆索设计,依然保持着四节左右的平均航速。这些战舰虽然是被设计来在海上作战,但像汉江下游这种几里宽的江面,倒也完全能够满足战舰的航行需求。而且王汤姆前一天就派出快船进入汉江,除了戒备朝鲜可能会从水路派出的军队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考察汉城至出海口这段汉江的航道状况。
当然了,在此之前罗德宪所提供的情报也很重要,毕竟像汉江这种陌生水域,想要在很短时间内就摸清其航道状况是很难的,这两艘进入汉江的快船也主要是验证罗德宪提供的汉江状况是否属实。
海汉舰队一直顺风顺水地到了距离汉城不足十里地的江面上,才终于引起了朝鲜方面的警觉。沿江开始燃放起了烟火示警信号,以示有外敌入侵。但海汉舰队显然不会把这种反应视作是一种威胁,依然不紧不慢地向着上游进发。
又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