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shuyuedu.com,明朝那些事儿(全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bsp; 虽然不是英雄救美(形象差得远了点),但也颇具传奇色彩。
射击冠军常遇春
此时,常遇春的战船就在离朱元璋不远处,在众人都急得团团转的时候,他手持一弓,来到瞭望军士身边,沉稳地对他说:“不要慌乱,告诉我,哪个是张定边?”
军士用手指向前方战船舰艏一人,常遇春拉弓搭箭,军士手还未放下,箭已离弦,一箭正中张定边(射的还是移动靶)!
张定边被射中后,无力指挥战斗,就此退出朱元璋水军,竟无人阻挡。
张定边算是结结实实地当了一回赵子龙。可惜朱元璋不是曹操,没有规定不能放箭。
第二天的战役就此结束,这实在是惊心动魄的一天。
当天夜里,陈友谅召开作战会议,总结了当天作战的经验,他认为要发挥自己战船的长处,就必须保证集群突击,而船只的行进速度不同,无法保证统一,于是他创造性(自认为)地想出了一个主意:把船只用铁索连起来(眼熟吧)!
这实在是不应该的,据说陈友谅和施耐庵的关系很好,如此说来,他应该也认识罗贯中,那就实在不应该犯这个错误。不知何故,陈友谅竟然会采用当年曹操用过的昏招,看来罗贯中可能当时并未完成《三国演义》,或是写完《三国演义》出版后忘记送他一本。
第三天。
朱元璋先攻,他亲自吹响号角,召集众军前来布阵进行决战,此时,陈友谅的铁索连环舰队发挥了巨大的威力,相连在一起,绵延竟有十里之远,望之如山。
朱元璋连续派出三支舰队轮番进攻,都被打败,而陈友谅敏锐地察觉到朱元璋的右翼薄弱,便指挥大军猛攻朱元璋军队右翼,这一招十分厉害,朱元璋军队抵挡不住,眼见形势不妙,朱元璋亲自仗剑守在船前,以旗舰为底线,退后者亲手立斩!
但他连杀十余名后退的千户后,仍然阻挡不住败势,眼看就要全军崩溃,谁知此时,他的军中也出了一个类似张定边的猛将。
丁普郎是赵普胜的结拜兄弟,也是当年徐军四大金刚之一,他投奔朱元璋并非出于自愿,而是不得已,所以作战一向并不积极,但此时的对手却让他露出了自己的狂人本色。
对他而言,什么都在其次,只有兄弟义气是最重要的,陈友谅这个卑鄙小人杀了赵普胜,今天一定要他偿命!
据说他在自己的船头竖起七尺白布,上书八个大字“旁人不问,唯诛九四”,因为传言陈友谅小名为陈九四,这意思就是说,老子只找陈友谅算账,无关人等都闪一边去。
陈九四、朱重八,就名字来看,还都是苦命人。
在张定边上演好戏后,丁普郎演了续集,他也率领自己的战舰冲向敌阵。此时正是朱元璋败退的时候,所以他的攻击带动了军队的士气,使得朱元璋能够撑到决战的时候。
不过他的冲锋方向并不理想,与张定边不同,他是哪里人多就向哪里冲击。勇则勇矣,却无效果,自己却吃了不少亏(身被十余创)。这就是名将之勇与匹夫之勇的区别。
百万军中如何取上将首级
这里分析一下战争中的这种奇特现象,百万军中如何取上将首级,如果经过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是个技术活。
在日本的横版过关游戏里(比如三国志),要想打倒后面的大将夏侯惇、曹操等人,你必须先打倒一大批小兵诸如赵熊、胖胖等等,我技术太差,每次见不到大将,就已经死在无名之辈手中。
实际战争也差不多,要想越过万军杀大将,谈何容易!
我们以三国大将关羽为例,他斩杀颜良(此为史实)的过程就很值得研究。首先,颜良站在阵前,并不知道关羽要来杀他;其次,关羽依靠快速的交通工具(马),“大喝一声,冲将下来”,颜良还不知怎么回事,就没了脑袋。
可见这种杀法有几个特征,用简单语言表达就是找个空子、趁你不备、给你一刀,很有些捅黑刀的意思。
综合来说,要实现这一目标,任重道远。
首先,要具备突然性。你不能对对方军队喊话:我要来杀你们上将,准备好。这样是不行的。就要专打没准备的。
其次,你要看得准,不能往人堆里冲。要学习羽毛球选手,专朝人缝里打,也就是所谓的接合部。比如今天的黄金周旅游点,千万不能往人堆里冲锋,那样的话,你不被打死,也会被挤死。
最后,你要速度够快,有先进的交通工具(快马、快船),此外还要使用一定的配音(如大喝)迷惑对方,让对方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再来一刀,头就没了。
大功告成,可以看到,这种军事行动是有很高的技术含量的。
张定边就是具备这些条件的人,他深知兵法,能掌握时间和机会,所以可以给朱元璋猛烈的打击。而丁普郎却只是匹夫而已,他左冲右杀,不但无法接近陈友谅,自己还被团团围住。性命不保,却也相当悲壮,《明史》记载,他身受重伤,头已经掉了,人还拿兵器稳稳站立,陈友谅的士兵以为天神下凡(首脱犹直立,持兵作斗状,敌惊为神)。但我看到的其他史料上记载,他是在被包围后,不愿做俘虏,自杀的,按说自杀不会如此生猛,连自己的头都能砍掉,说不明白,就这么着吧。
无论如何,丁普郎是个够义气的人,他没有和兄弟同死,却也求仁得仁、死得其所了。
丁普郎的攻击给了朱元璋军支持下去的勇气,让他们等到了下午那个决定胜负的时刻。
大风!大风!
在不断的败退中,朱元璋意识到,这样下去就会全军覆没。此时,他的部将郭兴向他建议:现在敌情严重,并非士兵们不卖力,实在是没有办法,敌人的船只太大,我们无法打败他们,只能用火攻!
朱元璋深以为然,他立即布置,命令七条船装载火药,并把稻草人穿上盔甲,摆出动作,组织敢死队操纵船只,并派人接应。
一切布置好了,却无法实行。
因为朱元璋遇到了和周瑜一样的问题:
没风。
bsp; 虽然不是英雄救美(形象差得远了点),但也颇具传奇色彩。
射击冠军常遇春
此时,常遇春的战船就在离朱元璋不远处,在众人都急得团团转的时候,他手持一弓,来到瞭望军士身边,沉稳地对他说:“不要慌乱,告诉我,哪个是张定边?”
军士用手指向前方战船舰艏一人,常遇春拉弓搭箭,军士手还未放下,箭已离弦,一箭正中张定边(射的还是移动靶)!
张定边被射中后,无力指挥战斗,就此退出朱元璋水军,竟无人阻挡。
张定边算是结结实实地当了一回赵子龙。可惜朱元璋不是曹操,没有规定不能放箭。
第二天的战役就此结束,这实在是惊心动魄的一天。
当天夜里,陈友谅召开作战会议,总结了当天作战的经验,他认为要发挥自己战船的长处,就必须保证集群突击,而船只的行进速度不同,无法保证统一,于是他创造性(自认为)地想出了一个主意:把船只用铁索连起来(眼熟吧)!
这实在是不应该的,据说陈友谅和施耐庵的关系很好,如此说来,他应该也认识罗贯中,那就实在不应该犯这个错误。不知何故,陈友谅竟然会采用当年曹操用过的昏招,看来罗贯中可能当时并未完成《三国演义》,或是写完《三国演义》出版后忘记送他一本。
第三天。
朱元璋先攻,他亲自吹响号角,召集众军前来布阵进行决战,此时,陈友谅的铁索连环舰队发挥了巨大的威力,相连在一起,绵延竟有十里之远,望之如山。
朱元璋连续派出三支舰队轮番进攻,都被打败,而陈友谅敏锐地察觉到朱元璋的右翼薄弱,便指挥大军猛攻朱元璋军队右翼,这一招十分厉害,朱元璋军队抵挡不住,眼见形势不妙,朱元璋亲自仗剑守在船前,以旗舰为底线,退后者亲手立斩!
但他连杀十余名后退的千户后,仍然阻挡不住败势,眼看就要全军崩溃,谁知此时,他的军中也出了一个类似张定边的猛将。
丁普郎是赵普胜的结拜兄弟,也是当年徐军四大金刚之一,他投奔朱元璋并非出于自愿,而是不得已,所以作战一向并不积极,但此时的对手却让他露出了自己的狂人本色。
对他而言,什么都在其次,只有兄弟义气是最重要的,陈友谅这个卑鄙小人杀了赵普胜,今天一定要他偿命!
据说他在自己的船头竖起七尺白布,上书八个大字“旁人不问,唯诛九四”,因为传言陈友谅小名为陈九四,这意思就是说,老子只找陈友谅算账,无关人等都闪一边去。
陈九四、朱重八,就名字来看,还都是苦命人。
在张定边上演好戏后,丁普郎演了续集,他也率领自己的战舰冲向敌阵。此时正是朱元璋败退的时候,所以他的攻击带动了军队的士气,使得朱元璋能够撑到决战的时候。
不过他的冲锋方向并不理想,与张定边不同,他是哪里人多就向哪里冲击。勇则勇矣,却无效果,自己却吃了不少亏(身被十余创)。这就是名将之勇与匹夫之勇的区别。
百万军中如何取上将首级
这里分析一下战争中的这种奇特现象,百万军中如何取上将首级,如果经过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是个技术活。
在日本的横版过关游戏里(比如三国志),要想打倒后面的大将夏侯惇、曹操等人,你必须先打倒一大批小兵诸如赵熊、胖胖等等,我技术太差,每次见不到大将,就已经死在无名之辈手中。
实际战争也差不多,要想越过万军杀大将,谈何容易!
我们以三国大将关羽为例,他斩杀颜良(此为史实)的过程就很值得研究。首先,颜良站在阵前,并不知道关羽要来杀他;其次,关羽依靠快速的交通工具(马),“大喝一声,冲将下来”,颜良还不知怎么回事,就没了脑袋。
可见这种杀法有几个特征,用简单语言表达就是找个空子、趁你不备、给你一刀,很有些捅黑刀的意思。
综合来说,要实现这一目标,任重道远。
首先,要具备突然性。你不能对对方军队喊话:我要来杀你们上将,准备好。这样是不行的。就要专打没准备的。
其次,你要看得准,不能往人堆里冲。要学习羽毛球选手,专朝人缝里打,也就是所谓的接合部。比如今天的黄金周旅游点,千万不能往人堆里冲锋,那样的话,你不被打死,也会被挤死。
最后,你要速度够快,有先进的交通工具(快马、快船),此外还要使用一定的配音(如大喝)迷惑对方,让对方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再来一刀,头就没了。
大功告成,可以看到,这种军事行动是有很高的技术含量的。
张定边就是具备这些条件的人,他深知兵法,能掌握时间和机会,所以可以给朱元璋猛烈的打击。而丁普郎却只是匹夫而已,他左冲右杀,不但无法接近陈友谅,自己还被团团围住。性命不保,却也相当悲壮,《明史》记载,他身受重伤,头已经掉了,人还拿兵器稳稳站立,陈友谅的士兵以为天神下凡(首脱犹直立,持兵作斗状,敌惊为神)。但我看到的其他史料上记载,他是在被包围后,不愿做俘虏,自杀的,按说自杀不会如此生猛,连自己的头都能砍掉,说不明白,就这么着吧。
无论如何,丁普郎是个够义气的人,他没有和兄弟同死,却也求仁得仁、死得其所了。
丁普郎的攻击给了朱元璋军支持下去的勇气,让他们等到了下午那个决定胜负的时刻。
大风!大风!
在不断的败退中,朱元璋意识到,这样下去就会全军覆没。此时,他的部将郭兴向他建议:现在敌情严重,并非士兵们不卖力,实在是没有办法,敌人的船只太大,我们无法打败他们,只能用火攻!
朱元璋深以为然,他立即布置,命令七条船装载火药,并把稻草人穿上盔甲,摆出动作,组织敢死队操纵船只,并派人接应。
一切布置好了,却无法实行。
因为朱元璋遇到了和周瑜一样的问题:
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