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16) (2/2)
69中文网 shuyuedu.com,宰执天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只是这等精打细算的做法,跟一贯豪奢的汴梁风气差得很远。
抬手将碎玻璃片丢进墙角的竹篾篓子里,何矩叹了一声,“其实只要资政点头,这一回我也跟着去一趟辽国的。”
在董玉面前,何矩不掩饰自己的想法。董玉在顺丰行中的身份,就跟走马承受一般,有话可以递到上面的。
“行里最早能在陇西站稳脚,是靠了跟吐蕃人的贸易,如今发卖到京城的商货,来自吐蕃人的产业依旧占了不小的份量。但吐蕃才多少人,地盘才多大?顺丰行虽说已经能算是天下顶尖的大商号了,但终究还是底蕴不足,可若是这一回能在与辽人的贸易中插上一脚,必然能富贵绵延几十年,我等也能得个安稳,荫庇子孙。”
在顺丰行中,同样也是讲究着资历、经验。何矩在京城做事,看起来地位不低,可说实在的,其地位还是比不上在襄州、交州、河西那边开疆辟土的同僚——只看每年的红利就知道了。何矩很清楚,他这个位子看似长袖善舞,可真要细细分析起来,不过是个大管家。
顺丰行在京城连店铺都没有,只有两个仓库,在京城内的产业,给棉行和雍秦商会租去了,而且还只是参股而已。没有店铺要照应,大笔的买卖是冯从义亲自来谈,何矩本身没多少正事可做。
京城的分号仅仅是对外的窗口,顺丰行真正的核心,全都在关西。而何矩平日里拉起的那些关系,虽说贵为天家戚里,也照样要给他一个面子,可那也是因为韩冈和冯从义一手组建的雍秦商会做后盾,所以才能无往而不利。
何矩很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这其实也是他能在京城久居的原因——所以从来不敢自高自大,更不敢仗着天高皇帝远而肆意妄为。树大有枯枝,顺丰行自创立伊始便急速扩张,直至今日也没停下脚步,不是没出过这样的人,但基本上没人能逃得掉事后的追究,而且顺丰行的贸易模式也让内贼也很难得手。
顺丰行中升到顶也不可能顶替了冯东主。正经是设法博个官身,为行中多立下一点功劳,日后能多分几成股红,可以将儿孙培养出来。若是家里随便哪个小子能附上韩学士的骥尾,在学问上有些成就。他老何家也能脱了商籍,做个能昂首挺胸的官人。
“掌事说的这些俺也不懂,不过学士前些日子好像是说过和气生财的话。但再和气也不是委曲求全,此事是辽国起的头,就该先由辽国那边来处置。”董玉咂着嘴,“也不知学士打算怎么让辽国做事,这可不容易。”
何矩看了董玉两眼,却没细问这话的来路,“学士的高瞻远瞩自然不是我等能想得透的。还是听吩咐吧……”
在心中多叹了一声,何矩又开始巡视着库房内外来。接下来究竟会变成什么样的局面,就要看他的东家怎么跟辽人交涉了。
……………………
“去岁划界之约墨迹未干,贵国便兴兵夺我疆土。学士是觉得大辽的刀剑不利吗?!”
韩冈的任务是为辽国使团饯行做准备,并代皇后尽一尽礼节。几句话的问题,很快就说完了正事,萧禧照旧例请韩冈坐下来喝杯茶,但话不投机,只三两句话便吵了起来。
“宋辽兄弟之邦,变成了现在的情况,实在很令人遗憾。只是如今的局面,在辽不在宋。若不是贵国旧习难改,如何会有今日之危?”
“自澶渊之盟以来,纵然是边界上有了纷争,也都会尽量息事宁人。”
“息事宁人?”韩冈径直起身,表情冷淡,该传的话已经传到了:“贵国旧日的作派可以收一收了。两国盟好不是一方得意,一方屈从。熙宁八年,贵国强索代北地,林牙就是主使者。林牙索要那一片地,其中可有半分道理?前车之鉴,乃是后车之师,林牙这一回来,本就没安好心,既如此,为求自保,当然会尽全力。”
这并不是外交场合上该说的话,但韩冈说出来后,萧禧却不能当成没听见:“两国盟约早定,何须于此处徒逞口舌之辩。”
“为尚父安抚民众,从大宋这边割肉,是林牙的意思吧?”韩冈脚步停了一下,突然回头,“凡事不知进退,事情之所以一发不可收拾,多亏了林牙的功劳啊!”
萧禧面沉如水。以军势勒索南朝,这是大辽国中的共识,几十年来都是这么做的。这一次,同样是得到了耶律乙辛首肯。
但韩冈指出了一个很可怕的现实。必须要有人出来为兴庆府的失陷负责。为韩冈的计策所迷惑,没有查探到宋人已经出兵攻打,可以推到折干身上。
但与宋人交恶,出兵威胁宋境,以至于造成现在的后果,这一件事如果耶律乙辛不肯承担,朝堂上的同僚们多半会一致将罪魁祸首的头衔送给他萧禧,谁让他这时候不在国中?!
正如韩冈所说,是前车之鉴!
韩冈告辞离去,萧禧从外院送他回来,心中就一直在想着韩冈的话。一名匆匆进门的小卒打断了他的思路:“林牙。韩学士给折干请到了东院去了。”
手机用户请浏览m.69zw.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只是这等精打细算的做法,跟一贯豪奢的汴梁风气差得很远。
抬手将碎玻璃片丢进墙角的竹篾篓子里,何矩叹了一声,“其实只要资政点头,这一回我也跟着去一趟辽国的。”
在董玉面前,何矩不掩饰自己的想法。董玉在顺丰行中的身份,就跟走马承受一般,有话可以递到上面的。
“行里最早能在陇西站稳脚,是靠了跟吐蕃人的贸易,如今发卖到京城的商货,来自吐蕃人的产业依旧占了不小的份量。但吐蕃才多少人,地盘才多大?顺丰行虽说已经能算是天下顶尖的大商号了,但终究还是底蕴不足,可若是这一回能在与辽人的贸易中插上一脚,必然能富贵绵延几十年,我等也能得个安稳,荫庇子孙。”
在顺丰行中,同样也是讲究着资历、经验。何矩在京城做事,看起来地位不低,可说实在的,其地位还是比不上在襄州、交州、河西那边开疆辟土的同僚——只看每年的红利就知道了。何矩很清楚,他这个位子看似长袖善舞,可真要细细分析起来,不过是个大管家。
顺丰行在京城连店铺都没有,只有两个仓库,在京城内的产业,给棉行和雍秦商会租去了,而且还只是参股而已。没有店铺要照应,大笔的买卖是冯从义亲自来谈,何矩本身没多少正事可做。
京城的分号仅仅是对外的窗口,顺丰行真正的核心,全都在关西。而何矩平日里拉起的那些关系,虽说贵为天家戚里,也照样要给他一个面子,可那也是因为韩冈和冯从义一手组建的雍秦商会做后盾,所以才能无往而不利。
何矩很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这其实也是他能在京城久居的原因——所以从来不敢自高自大,更不敢仗着天高皇帝远而肆意妄为。树大有枯枝,顺丰行自创立伊始便急速扩张,直至今日也没停下脚步,不是没出过这样的人,但基本上没人能逃得掉事后的追究,而且顺丰行的贸易模式也让内贼也很难得手。
顺丰行中升到顶也不可能顶替了冯东主。正经是设法博个官身,为行中多立下一点功劳,日后能多分几成股红,可以将儿孙培养出来。若是家里随便哪个小子能附上韩学士的骥尾,在学问上有些成就。他老何家也能脱了商籍,做个能昂首挺胸的官人。
“掌事说的这些俺也不懂,不过学士前些日子好像是说过和气生财的话。但再和气也不是委曲求全,此事是辽国起的头,就该先由辽国那边来处置。”董玉咂着嘴,“也不知学士打算怎么让辽国做事,这可不容易。”
何矩看了董玉两眼,却没细问这话的来路,“学士的高瞻远瞩自然不是我等能想得透的。还是听吩咐吧……”
在心中多叹了一声,何矩又开始巡视着库房内外来。接下来究竟会变成什么样的局面,就要看他的东家怎么跟辽人交涉了。
……………………
“去岁划界之约墨迹未干,贵国便兴兵夺我疆土。学士是觉得大辽的刀剑不利吗?!”
韩冈的任务是为辽国使团饯行做准备,并代皇后尽一尽礼节。几句话的问题,很快就说完了正事,萧禧照旧例请韩冈坐下来喝杯茶,但话不投机,只三两句话便吵了起来。
“宋辽兄弟之邦,变成了现在的情况,实在很令人遗憾。只是如今的局面,在辽不在宋。若不是贵国旧习难改,如何会有今日之危?”
“自澶渊之盟以来,纵然是边界上有了纷争,也都会尽量息事宁人。”
“息事宁人?”韩冈径直起身,表情冷淡,该传的话已经传到了:“贵国旧日的作派可以收一收了。两国盟好不是一方得意,一方屈从。熙宁八年,贵国强索代北地,林牙就是主使者。林牙索要那一片地,其中可有半分道理?前车之鉴,乃是后车之师,林牙这一回来,本就没安好心,既如此,为求自保,当然会尽全力。”
这并不是外交场合上该说的话,但韩冈说出来后,萧禧却不能当成没听见:“两国盟约早定,何须于此处徒逞口舌之辩。”
“为尚父安抚民众,从大宋这边割肉,是林牙的意思吧?”韩冈脚步停了一下,突然回头,“凡事不知进退,事情之所以一发不可收拾,多亏了林牙的功劳啊!”
萧禧面沉如水。以军势勒索南朝,这是大辽国中的共识,几十年来都是这么做的。这一次,同样是得到了耶律乙辛首肯。
但韩冈指出了一个很可怕的现实。必须要有人出来为兴庆府的失陷负责。为韩冈的计策所迷惑,没有查探到宋人已经出兵攻打,可以推到折干身上。
但与宋人交恶,出兵威胁宋境,以至于造成现在的后果,这一件事如果耶律乙辛不肯承担,朝堂上的同僚们多半会一致将罪魁祸首的头衔送给他萧禧,谁让他这时候不在国中?!
正如韩冈所说,是前车之鉴!
韩冈告辞离去,萧禧从外院送他回来,心中就一直在想着韩冈的话。一名匆匆进门的小卒打断了他的思路:“林牙。韩学士给折干请到了东院去了。”
手机用户请浏览m.69zw.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