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八) (1/2)
69中文网 shuyuedu.com,宰执天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秒记住【69中文网www.69zw.com】,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第二更。】
“所以他们都没有来考制科。陛下,臣意一如前言,如果黄裳不考制科,那么让他去边陲立功便可。”
韩冈不介意,“不是进士,却能给制科出题,这件事,平章是如何看的?”
“馆职非是贴职。能得馆职,皆有考试,能够通过方可留于馆中。赵彦若虽非进士,却能得授馆职,足可见其才学。”
“空有才学,却连科目不同,考题也不该相同的道理也不懂。”
“从无先例,何谈应该?”
韩冈与王安石你一句我一句,不肯有半点让步。两方辩论,目的并不是驳倒对方——这样的难度很高——而是要争取到旁观者的支持。现在所谓的旁观者,自然就是屏风之后的太后。
“错试考题,有失朝廷引用贤人之意,蹇周辅事后必须加以惩处!”韩冈语气强硬。
王安石摇头:“臣不曾闻阁试上曾有因出题不当而惩治考官的旧例。”
韩冈冷笑了起来。
王安石说得的确没错,的确没有这样的旧例。但制科开国以来才几回?阁试当然也没几回。其中出不了一个因出题不当而被处置的考官,又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在其他考试上,因为出题不当而受惩处的官员,决不是没有,韩冈随手就能举出来。
“韩冈记得熙宁初年,国子监学官颜复曾以王莽后周为题,论王莽后周改法事,以隐射变法。其中生员苏嘉因极论二者之非,被列为优等。而后监中学官便尽数被逐。当事者颜复于今不知何处,不过被评为优等的考生苏嘉正是苏颂之子,陛下可招苏颂前来询问。”
韩冈故意抛开了王安石话中的定语,将十余年前国子监中的一幕给揭了开来。当年太学还为旧党所盘踞,王安石正好利用了那桩太学公案,将所有支持旧党的学官一扫而空,将许多新党的支持者塞进去占据了他们留下来的空缺。
王安石今日会如此卖力的为蹇周辅等人说话,肯定也正是看见了历史有着再一次重复的可能,不愿意让韩冈和气学得逞。
王安石的反应正好印证了韩冈当时的猜测。王安石闻言,便立刻勃然作色:“此辈唱和,诽毁时政!”
“诚然。”韩冈心平气和,王安石的心乱了,自己想要获胜,却不能乱,“当初国子监中学官以此为题,的确是意在杯葛变法。但今日黄裳以气学解题,却被判错,蹇周辅等又意在何处?”
韩冈字字句句都是将太后的心思往党争的方向去引,王安石心中犹如一丛火焰在燃烧,“臣之前已再三说明,如今朝廷取士是以三经新义为法,此法乃先帝所制,如今也没有被更易。黄裳的作答,不合三经新义之义。”
“既然如此,等御试时,三位已经通过的考生,是否也要以三经新义为圭臬,不论太后到底是问了什么问题?”
“此事早有定论,何须再多说。”
“不论对错?”
“除方才螟蛉义子一条,还有别的错处?”
韩冈与王安石反反复复,都是在说车轱辘的话。但这么一番争辩听下来,向太后也明白了,黄裳的落选是彻头彻尾的党争。
所以王安石明知蹇周辅等人犯了大错,却还要包庇四人。
黄裳考的虽然是军谋宏远材任边寄科,但他的才学不算差,即使是不属于边郡统帅应该了解到的学识,他都掌握得很好。尽管没有通过,但这已经难能可贵了。朝廷又不是要一个能写诏书的知制诰,这样的人根本不缺,在北方契丹人的压力下,需要一个最好几个能带兵打仗的帅臣,分别镇守一方。
至于韩冈说自己做不来蹇周辅的题目,这个应该是谦虚。向太后很信任韩冈的才学,否则也不能有那么多的发明,更不可能跟随张载的脚步,
“平章和参政议论,吾也听了。两位的想法,吾也明白。黄裳落榜,这件事就不用讨论了。正如方才参政之言,为了朝廷的威信,阁试的结果不能改。”
“太后圣明。”韩冈点头,等着太后下面的话。
“不过蹇周辅等四人出错了考题,此事同样无可辩说。上阵的将帅,能明白经义要旨就不错了,让他们对注疏都倒背如流,也未免太过分了。”
王安石的脸色越发的难看起来。
换作是十年前,遇到这样的争议,王安石肯定就是直接告病,甩手让天子决定要留谁。但现在若是使脾气告病,保不准太后就顺水推舟了。从此韩冈便能一人压倒整个政事堂。
... -->>
一秒记住【69中文网www.69zw.com】,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第二更。】
“所以他们都没有来考制科。陛下,臣意一如前言,如果黄裳不考制科,那么让他去边陲立功便可。”
韩冈不介意,“不是进士,却能给制科出题,这件事,平章是如何看的?”
“馆职非是贴职。能得馆职,皆有考试,能够通过方可留于馆中。赵彦若虽非进士,却能得授馆职,足可见其才学。”
“空有才学,却连科目不同,考题也不该相同的道理也不懂。”
“从无先例,何谈应该?”
韩冈与王安石你一句我一句,不肯有半点让步。两方辩论,目的并不是驳倒对方——这样的难度很高——而是要争取到旁观者的支持。现在所谓的旁观者,自然就是屏风之后的太后。
“错试考题,有失朝廷引用贤人之意,蹇周辅事后必须加以惩处!”韩冈语气强硬。
王安石摇头:“臣不曾闻阁试上曾有因出题不当而惩治考官的旧例。”
韩冈冷笑了起来。
王安石说得的确没错,的确没有这样的旧例。但制科开国以来才几回?阁试当然也没几回。其中出不了一个因出题不当而被处置的考官,又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在其他考试上,因为出题不当而受惩处的官员,决不是没有,韩冈随手就能举出来。
“韩冈记得熙宁初年,国子监学官颜复曾以王莽后周为题,论王莽后周改法事,以隐射变法。其中生员苏嘉因极论二者之非,被列为优等。而后监中学官便尽数被逐。当事者颜复于今不知何处,不过被评为优等的考生苏嘉正是苏颂之子,陛下可招苏颂前来询问。”
韩冈故意抛开了王安石话中的定语,将十余年前国子监中的一幕给揭了开来。当年太学还为旧党所盘踞,王安石正好利用了那桩太学公案,将所有支持旧党的学官一扫而空,将许多新党的支持者塞进去占据了他们留下来的空缺。
王安石今日会如此卖力的为蹇周辅等人说话,肯定也正是看见了历史有着再一次重复的可能,不愿意让韩冈和气学得逞。
王安石的反应正好印证了韩冈当时的猜测。王安石闻言,便立刻勃然作色:“此辈唱和,诽毁时政!”
“诚然。”韩冈心平气和,王安石的心乱了,自己想要获胜,却不能乱,“当初国子监中学官以此为题,的确是意在杯葛变法。但今日黄裳以气学解题,却被判错,蹇周辅等又意在何处?”
韩冈字字句句都是将太后的心思往党争的方向去引,王安石心中犹如一丛火焰在燃烧,“臣之前已再三说明,如今朝廷取士是以三经新义为法,此法乃先帝所制,如今也没有被更易。黄裳的作答,不合三经新义之义。”
“既然如此,等御试时,三位已经通过的考生,是否也要以三经新义为圭臬,不论太后到底是问了什么问题?”
“此事早有定论,何须再多说。”
“不论对错?”
“除方才螟蛉义子一条,还有别的错处?”
韩冈与王安石反反复复,都是在说车轱辘的话。但这么一番争辩听下来,向太后也明白了,黄裳的落选是彻头彻尾的党争。
所以王安石明知蹇周辅等人犯了大错,却还要包庇四人。
黄裳考的虽然是军谋宏远材任边寄科,但他的才学不算差,即使是不属于边郡统帅应该了解到的学识,他都掌握得很好。尽管没有通过,但这已经难能可贵了。朝廷又不是要一个能写诏书的知制诰,这样的人根本不缺,在北方契丹人的压力下,需要一个最好几个能带兵打仗的帅臣,分别镇守一方。
至于韩冈说自己做不来蹇周辅的题目,这个应该是谦虚。向太后很信任韩冈的才学,否则也不能有那么多的发明,更不可能跟随张载的脚步,
“平章和参政议论,吾也听了。两位的想法,吾也明白。黄裳落榜,这件事就不用讨论了。正如方才参政之言,为了朝廷的威信,阁试的结果不能改。”
“太后圣明。”韩冈点头,等着太后下面的话。
“不过蹇周辅等四人出错了考题,此事同样无可辩说。上阵的将帅,能明白经义要旨就不错了,让他们对注疏都倒背如流,也未免太过分了。”
王安石的脸色越发的难看起来。
换作是十年前,遇到这样的争议,王安石肯定就是直接告病,甩手让天子决定要留谁。但现在若是使脾气告病,保不准太后就顺水推舟了。从此韩冈便能一人压倒整个政事堂。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