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虚实(三) (1/2)
69中文网 shuyuedu.com,宰执天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秒记住【69中文网www.69zw.com】,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李承之刚刚走进韩冈的公厅,就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屋外的阳光被屋檐遮挡,化不开的春寒登时就向身上袭来。
李承之看看脚底的地板,他敢打赌,如果拿温度计来量一下,韩冈这边跟他的公厅比起来,起码冷了有十度。
“怎么没开地龙?”李承之问。
还没到三月,除了穷人家,谁家会把暖炉、热炕、地龙这样的取暖设备给撤了?还不用说这里是朝廷的衙门,日常开支都是走公使钱的帐。
“不都入春了吗,暖气蒸着总归不舒服,就让人停了。”
韩冈笑着邀请李承之坐下来,瞥了站在角落里的堂后官一眼。
堂后官本是在宰辅们身边服侍的亲近人,也最会看人眼色,得了韩冈的示意,立刻出去让后面的锅炉房打开开关,给地板下的热水管道送热水。
“听说相公家里没有装地龙?”
“后面起居的地方都改装了,妇人嘛,总是怕冷的。”
“别说妇人,男子又有几个不怕冷的?能如相公你这般不畏寒暑,其实世间罕有啊。”
“也不是。开封这边冬天终归比不上陕西,从小就习惯了。另一个,这样也能提醒自己,没事多起来走动。太暖和了,人也会变懒。”
虽然对自己要求比较高,主要是注重养生,但后世的暖气片,还是韩冈一直想要的。
锅炉热水暖气片,这是日后北方过冬的标配。只不过要制造合格的供暖设施,最低标准,要一条不漏水的管道。
这个问题其实挺麻烦,不是能不能做到的问题,单纯不漏水的管道,用铜造,锡焊连接堵漏,比容易生锈的铁管好得多,但成本太高了。
在韩冈眼中,对于有关民生的项目,可以普及到下层的技术,以及有发展性的技术才有价值。
但都堂衙门里的地暖不是。成本太高了,普通富户都用不起。全都是铜管锡焊,后面一个锅炉房,为了安全,锅炉房冲屋子的一面还是钢筋混凝土。
而且都堂中的建筑物,是自开始修建时,就确定了安排给各位宰辅的公厅,以及中书五房公事的公厅,都设置地暖,或者按此时的叫法——地龙。
其内部的结构,包括墙壁、天花、地板,都针对保暖能力,做了专门的处理。可以说,外观看起来还是那样,但结构已经可以算的上是新式的建筑了。
而老式的建筑,想要改造地暖,就需要对房子动大手术。不然这些老式屋舍,冬天时想要与新式屋舍维持同样的温度,消耗掉的煤炭,至少要多出两倍还不止,同时墙壁和地面,也会因为冷热变化等一系列问题,而产生龟裂等损坏。
雍秦商会和福建商会的新会馆,自然学会总部大楼,大图书馆新修的阅览大厅,国子监图书馆,都在设计建造时,便把取暖问题考虑进来。而事后改造的建筑物,只有皇宫内太后、太妃及帝妃们的寝殿。
至于私家,京师里面也就几十户人家才设锅炉房,安装地暖。对于一般富户,难道火炕就不行了?冬天上炕就坐,一样舒舒服服的。普通人家,围着暖炉同样暖和,何必充门面?
因而现阶段,韩冈是大规模推广烧蜂窝煤的火炉,只因为可以普及。而不是推广地暖这种奢侈品。
不过防暑降温的改造,则是许多人家都用上了。用蒸汽机抽取井水,浇在屋顶上,就是最简单的降温办法。
一到夏天,京城之中到处都是蒸汽机的轰鸣声,越是富贵之处,越是吵闹。一边出着大太阳,一边看雨落檐下,悠然自得的清凉之余,倒是要忍受蒸汽机的噪音,也算公平了。
韩冈公厅的锅炉房一直在烧着热水——他关掉地暖,也不是为了省煤——阀门一开,热水一通,公厅内很快就暖和了起来。
韩冈和李承之聊过了地暖,聊过了新瓷盏,聊过了茶叶。喝了热茶,感受到了脚底升上来的暖气,内外热力驱散了寒意,也终于说到正题上了。
“议政们回去拟定的预案,相公都看了吧……不知有没有合相公心意的?”
“有付出就有回报,付出越多,得到越多。只要方案能做到公道二字,又有谁能不服?”
韩冈把话说明白了,李承之心领神会,基本上跟他预测的一样。
韩冈和章惇其实早有定见,一直不肯揭开底牌,就是要让外面都看清了各种议案的问题,他们才将自己的方案给抛出来。只要稍作对比,明白了优劣,与会者会怎么选择,自然一目了然。
“那明天就上会议论了?”
韩冈点点头,“早点结束也好。”
“因为辽国?”
“当然。”
李承之犹豫了一下,这种情绪对他来说很少见。但他还是问了,“相公,这一回当真把对辽的筹划交给我来做?”
韩冈点头,“我和子厚相公商量过了,希望奉世你和熊伯通将这件事给担起来。”
“熊本?!”
韩冈比起两个手指头,“坐镇大名和太原,至少要两人。”
韩冈和章惇虽然和睦,但谁敢保证对方没有黄袍加身的想法,即使对方没有,对方下面的人呢?所以两人相互牵制,一般情况下,谁都不可能出门。
如果当真对辽开战,能出门的,就只有其他宰辅。反正不管是谁,都没有韩冈和章惇的影响力,黄袍加身那么是休想。
这个任务,落到熊本身上让李承之惊讶了点,但落到他本人身上,他还真是一点不吃惊。韩冈手上缺人,总不能让游师雄能者多劳吧,铁路衙门可是要负责全局的运输。而沈括,前些年修路时伤了元气,回京后一直多病,更不合适。
“但已经有真太铁路了,其实用不着再分两处,我与熊本在一处指挥,更容易协调两路兵马。”李承之皱眉说道。
事前李承之可是以为,他会为主帅,而章惇选一武将为副帅。真太铁路已经修好了,河东河北近在咫尺,完全可以合为一个战场。
“听闻辽人从析津府往奉圣州去的南奉线【北京到张家口的京张铁路】正在修建,以辽国的技术,短期内当是修不好。如果我们调动得宜,开战时,完全可以先聚兵灭其一路,再回师另一路。”
韩冈摇头。都堂绝不会允许任何人有独吞恢复之功的可能。即使这一回,李承之和熊本北上,只是先期准备而已。
“蒸汽车头才开始试验,过些年才能上路。如今铁路调兵只是与骑兵相当,没那么神速,暂时还是无... -->>
一秒记住【69中文网www.69zw.com】,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李承之刚刚走进韩冈的公厅,就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屋外的阳光被屋檐遮挡,化不开的春寒登时就向身上袭来。
李承之看看脚底的地板,他敢打赌,如果拿温度计来量一下,韩冈这边跟他的公厅比起来,起码冷了有十度。
“怎么没开地龙?”李承之问。
还没到三月,除了穷人家,谁家会把暖炉、热炕、地龙这样的取暖设备给撤了?还不用说这里是朝廷的衙门,日常开支都是走公使钱的帐。
“不都入春了吗,暖气蒸着总归不舒服,就让人停了。”
韩冈笑着邀请李承之坐下来,瞥了站在角落里的堂后官一眼。
堂后官本是在宰辅们身边服侍的亲近人,也最会看人眼色,得了韩冈的示意,立刻出去让后面的锅炉房打开开关,给地板下的热水管道送热水。
“听说相公家里没有装地龙?”
“后面起居的地方都改装了,妇人嘛,总是怕冷的。”
“别说妇人,男子又有几个不怕冷的?能如相公你这般不畏寒暑,其实世间罕有啊。”
“也不是。开封这边冬天终归比不上陕西,从小就习惯了。另一个,这样也能提醒自己,没事多起来走动。太暖和了,人也会变懒。”
虽然对自己要求比较高,主要是注重养生,但后世的暖气片,还是韩冈一直想要的。
锅炉热水暖气片,这是日后北方过冬的标配。只不过要制造合格的供暖设施,最低标准,要一条不漏水的管道。
这个问题其实挺麻烦,不是能不能做到的问题,单纯不漏水的管道,用铜造,锡焊连接堵漏,比容易生锈的铁管好得多,但成本太高了。
在韩冈眼中,对于有关民生的项目,可以普及到下层的技术,以及有发展性的技术才有价值。
但都堂衙门里的地暖不是。成本太高了,普通富户都用不起。全都是铜管锡焊,后面一个锅炉房,为了安全,锅炉房冲屋子的一面还是钢筋混凝土。
而且都堂中的建筑物,是自开始修建时,就确定了安排给各位宰辅的公厅,以及中书五房公事的公厅,都设置地暖,或者按此时的叫法——地龙。
其内部的结构,包括墙壁、天花、地板,都针对保暖能力,做了专门的处理。可以说,外观看起来还是那样,但结构已经可以算的上是新式的建筑了。
而老式的建筑,想要改造地暖,就需要对房子动大手术。不然这些老式屋舍,冬天时想要与新式屋舍维持同样的温度,消耗掉的煤炭,至少要多出两倍还不止,同时墙壁和地面,也会因为冷热变化等一系列问题,而产生龟裂等损坏。
雍秦商会和福建商会的新会馆,自然学会总部大楼,大图书馆新修的阅览大厅,国子监图书馆,都在设计建造时,便把取暖问题考虑进来。而事后改造的建筑物,只有皇宫内太后、太妃及帝妃们的寝殿。
至于私家,京师里面也就几十户人家才设锅炉房,安装地暖。对于一般富户,难道火炕就不行了?冬天上炕就坐,一样舒舒服服的。普通人家,围着暖炉同样暖和,何必充门面?
因而现阶段,韩冈是大规模推广烧蜂窝煤的火炉,只因为可以普及。而不是推广地暖这种奢侈品。
不过防暑降温的改造,则是许多人家都用上了。用蒸汽机抽取井水,浇在屋顶上,就是最简单的降温办法。
一到夏天,京城之中到处都是蒸汽机的轰鸣声,越是富贵之处,越是吵闹。一边出着大太阳,一边看雨落檐下,悠然自得的清凉之余,倒是要忍受蒸汽机的噪音,也算公平了。
韩冈公厅的锅炉房一直在烧着热水——他关掉地暖,也不是为了省煤——阀门一开,热水一通,公厅内很快就暖和了起来。
韩冈和李承之聊过了地暖,聊过了新瓷盏,聊过了茶叶。喝了热茶,感受到了脚底升上来的暖气,内外热力驱散了寒意,也终于说到正题上了。
“议政们回去拟定的预案,相公都看了吧……不知有没有合相公心意的?”
“有付出就有回报,付出越多,得到越多。只要方案能做到公道二字,又有谁能不服?”
韩冈把话说明白了,李承之心领神会,基本上跟他预测的一样。
韩冈和章惇其实早有定见,一直不肯揭开底牌,就是要让外面都看清了各种议案的问题,他们才将自己的方案给抛出来。只要稍作对比,明白了优劣,与会者会怎么选择,自然一目了然。
“那明天就上会议论了?”
韩冈点点头,“早点结束也好。”
“因为辽国?”
“当然。”
李承之犹豫了一下,这种情绪对他来说很少见。但他还是问了,“相公,这一回当真把对辽的筹划交给我来做?”
韩冈点头,“我和子厚相公商量过了,希望奉世你和熊伯通将这件事给担起来。”
“熊本?!”
韩冈比起两个手指头,“坐镇大名和太原,至少要两人。”
韩冈和章惇虽然和睦,但谁敢保证对方没有黄袍加身的想法,即使对方没有,对方下面的人呢?所以两人相互牵制,一般情况下,谁都不可能出门。
如果当真对辽开战,能出门的,就只有其他宰辅。反正不管是谁,都没有韩冈和章惇的影响力,黄袍加身那么是休想。
这个任务,落到熊本身上让李承之惊讶了点,但落到他本人身上,他还真是一点不吃惊。韩冈手上缺人,总不能让游师雄能者多劳吧,铁路衙门可是要负责全局的运输。而沈括,前些年修路时伤了元气,回京后一直多病,更不合适。
“但已经有真太铁路了,其实用不着再分两处,我与熊本在一处指挥,更容易协调两路兵马。”李承之皱眉说道。
事前李承之可是以为,他会为主帅,而章惇选一武将为副帅。真太铁路已经修好了,河东河北近在咫尺,完全可以合为一个战场。
“听闻辽人从析津府往奉圣州去的南奉线【北京到张家口的京张铁路】正在修建,以辽国的技术,短期内当是修不好。如果我们调动得宜,开战时,完全可以先聚兵灭其一路,再回师另一路。”
韩冈摇头。都堂绝不会允许任何人有独吞恢复之功的可能。即使这一回,李承之和熊本北上,只是先期准备而已。
“蒸汽车头才开始试验,过些年才能上路。如今铁路调兵只是与骑兵相当,没那么神速,暂时还是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